战略合作的研讨会 为古镇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5月25日,由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深圳市室内文化研究会、《古镇灯饰报》主办,饰界网、深圳市大晟环境艺术有限公司承办,以“产业互融 照亮前景”为主题的广东灯饰产业与装饰设计行业应如何展开战略合作的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
部分嘉宾合影留念
古镇灯饰报总编曹利晖、副总编何春燕、亮点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健,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室内文化研究会执行秘书长/饰界网总编辑占炳军、秘书长助理任改革等嘉宾作为主办方代表出席会议。
研讨会现场
华人照明设计师的杰出代表杜健翔认为,中国近些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灯饰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包括光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制造技术的迭代非常快,灯饰厂家需要时刻关注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的需求的变化,才能跟得上市场。设计师是走在这个行业前列的群体,对灯饰的要求早已不仅仅是功能性,更多的是创新性、科技型的要求。
广东集美联合创始人李瑞麟首先高度评价《古镇灯饰报》17年来的创新与坚守,认为《古镇灯饰报》集媒体、协会、智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堪称灯饰界的“华尔街日报”。他指出,灯饰、照明行业与装饰设计行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设计师作为产业链的源头之一,其对项目的信息及市场的反馈信息是接触最早、反应最快的。今后两个行业(产业)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目前市场对灯饰的要求,不仅仅是照明作用,而是集成的、智能的、新媒体形式的。希望古镇灯饰产业未来能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国际照明设计大师Sarvdeep Basur是深圳前海卢森特照明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其副总经理陈锦耀与古镇有着深厚的渊源。陈锦耀认为,古镇灯饰产业这些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变化非常大。希望古镇灯饰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未来有更多的合作。
著名新媒体艺术家、协会专家吴昊军提出,产业升级与行业合作,应当理念先行。古镇的灯饰产业需要升级发展,首先在“纬度”上要升级。比如在国际层面展开对“光”及灯饰研究和讨论,甚至是建立“光实验室”,在科技、理论、学术、艺术等方面占领高地。
肖雄光、庞家知、李海、许伟斌等设计师分别从专业的角度,阐述对灯光、灯饰及厂家的要求,提出各自的见解。普遍认为设计师及厂商应当加强合作,把寻常的灯饰做成装饰品、艺术品,从卖“灯”转为卖“光”、卖“氛围”、卖“情感”,走专业化之路。
古镇灯饰报总编曹利晖
会上,古镇灯饰报总编曹利晖向各位介绍了中国灯饰之都古镇与《古镇灯饰报》。古镇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辐射周边3市11个镇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产品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很强大的产业链,更是成为全球灯饰产业的源产地。
2018年,古镇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分别达11051件,占全世界灯具专利数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国专利数量的二分之一。《古镇灯饰报》是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是第一份行业媒体,同时也是产业的智库,17年来一直积极推动灯饰产业的健康发展。
过去,是灯具厂家生产什么灯消费者就购买什么灯,现在行势和需求变了,源头在于设计师,设计师把消费者需求反馈给生产厂家,厂家再根据需求生产,这也是灯饰产业与设计师建立链接的关健点。另外,也希望专业的设计师积极参与到灯都古镇举办的各种行业活动中来。如6月10-16日第二届中国灯都原创设计展,欢迎协会组织设计师前往参加。
部分嘉宾合影留念
随后,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占炳军及各位设计师们与古镇灯饰报总编曹利晖、副总编何春燕等,就如何推动产业对接、项目落地进行了务实的探讨。
从促进厂家的销售、为设计师选材、合作举办活动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双方同意在《古镇灯饰报》“亮点奖”、全球灯饰产业高峰论坛、中国灯都原创设计展、灯饰团购等方面逐步展开合作,从而让两个行业(产业)进一步对接,为促进灯都古镇和广东装饰设计行业合作共赢探索出一条新路。
(文章来源:古镇灯饰报-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