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灯饰照明企业出路在哪里?
进入3月,各大上市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陆续公布。数据显示,全国近7成的LED照明上市公司面临着净利下滑,乃至巨亏的尴尬处境。在我看来,这种情况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整个行业的恶性竞争。
最近,华为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据称,这款黑科技手机历时三年研发,机体超级轻薄,整合了5G、可折叠屏、AI、未来交互等多种前沿技术,秒杀所有国内外同行,而其市场售价也高达17000多元,是目前市面上普通手机价格的6-10倍。
华为手机为什么能卖这么贵?因为它有很强的差异化,有其它品牌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试想,如果这款手机苹果、三星、小米等厂商都能做,它还能有那么高的售价吗?
反观照明行业,目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产品差异,又要抢占市场份额,那么就只能打价格战了。即便有的企业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纯粹的品牌溢价空间也是有限的:同样的产品,贴上品牌的标签,可能价格上涨个20%,别人卖8块钱,你可能卖10块钱、12块钱,但你也很难卖到20块、30块甚至更高的价格。
价格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利润水平不断下降,但各种成本却有增无减。当然,企业还可以通过管理优化、品质管控、压缩供应商价格等各种手段来降低成本,但这种降本节流的幅度也是有瓶颈的。对中小企业来说,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技术,也没有大企业的规模优势,那么就只能在“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价格泥潭中勉强度日,特别是在当前上游房地产低迷的市场环境里,日子会更加难过。
最近一两年,雷士、欧普、三雄极光等大品牌不断扩充业务板块,中小灯饰照明企业既要面对这些大品牌对市场份额的掠夺,又遭遇市场的寒流,那么出路在哪里呢?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在细分领域做精、做专、做强。选择一个细分领域,加强研发设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快速响应、及时高效的解决方案,锻造自己在细分市场领域的尖刀利器。
二是做产业链的生意。比如OEM,或者进行借力,做大公司的产品补充。大公司的产品线宽广,但也总有它忽略的、无力顾及的领域。双方可以互相合作,你借它的牌子,它借你的产品做补充,互赢互惠。
以上这两条路径,其实终归还是以产品为依托。照明行业是一个光明的行业,智能化、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更高品质灯光环境的需求,未来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和美好想象。愿2019年,我们越来越好!
(文章来源:大照明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