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居半场将尽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提升势在必行
定制家居半场将尽,在潮水未退之前,如何探索前后端、软硬件的高效结合?如何打造强大的智造后台?如何提高企业的系统效率?是每个企业需要深思的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背景下,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提升势在必行。
中国定制家居行业,是中国家居建材产业中智能制造探索和应用的引领者。而基于智能制造的基础,打造出的定制产品、全屋定制解决方案,则迎合了广大消费者需求,改变了整个家居建材行业的格局。
随着行业爆发式增长,优秀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中坚企业也努力追赶,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对定制企业而言,未来的竞争,是市场前端的竞争,是企业后端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系统效率的竞争。
7月9日,2017首届中国泛家居智・造峰会上,一场关于智能制造创新的论坛对话对以上话题进行了探讨。
对话嘉宾
广东衣柜行业协会秘书长 曾勇
广东耀东华装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敏华
极东机械副总经理 刘风华
广州天之湘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承恒
喜马拉雅营销集团执行总裁 蔡伟杰
定智荟总经理李亚东
北京实际百强家具有限责任公司定制中心总监 潘梁
三维家CEO 蔡志森
话题一:当下中国家居行业普遍的智能制造水平如何?
曾勇:定制家居行业从一出生就为生产制造困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家都在为智能制造而努力,提出了工业4.0的设想。但实际上我们还在路途中,尚未完善。索菲亚家居在建的黄冈最新工厂今年年底完工,算是定制行业的标杆工厂。那个工厂基本实现工人非常少、板间不落地地完成生产过程。
蔡伟杰:各行各业不断地进行智能制造,昨天得到一个数据,2016年中国进口工业机器人总共13.5万多台,同比增长超过了80%,证明中国制造业对装备特别是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核心需求大。定制家居行业的基础来自智能制造,涉及到柔性生产。但与很多行业比如像3C、汽车领域,智能制造多在精密制造领域从品质驱动入手不同,定制家居是从需求驱动入手。这几年看到定制家居行业发展过程很快,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李亚东:中国定制家居的智能制造,有可能走了误区――上机器人无人工厂就是智能制造。目前现状是很多企业连工业1.0、2.0都没有完成,数据、管理、体系、产品、营销都比较粗放。这时要做智能制造非常痛苦,因为中国的全屋定制或者家居行业,没有真正打通前后的软件体系,尚品宅配或者索菲亚、欧派等企业都没有打通。智能制造或者自动化工厂,我们看到是软件在自动生产或者工作,实际是把流程和管理包括技术体系、产品导入软件、机器来做。
第二个观点,现在软件有分前端、后端,现在大家都在说想打通,从后往前打,从前往后打,想要打通技术上没有难度,但是选择软件公司时一定要知道市场效应,我比较看好三维家从前往后打,因为有客户、基础和设计师资源。
蔡志森:我们有两种类型客户,一个是门店客户,一个是工厂客户。由于经常跟客户在一起,我们知道他们有什么痛苦。门店是人才痛苦,画图软件管理痛苦,三维家为他们提供了程序,帮助他们解决痛苦,让生意更高效、简单。工厂里也一样,工人、厂长很难找,原材料很费劲,三维家在广州,这几年我们脚踏实地干活,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刘风华:从我们设备厂角度,在座很多家具厂比较有规模,层次比较高,大家用国外设备比较多。极东早期封边机有一些名气,整个数控产品也发展很快,从功能、可靠性来讲,已经达到国外中等水平。
另外,刚才三维家的技术人员提到了对接技术设备各种痛苦,他们把责任揽到软件公司,国内软件商为大公司家居厂商提供了很独特的格式,别的设备很难进到工厂,这不仅对我们设备商是一个障碍,对厂商也是一种捆绑销售。刚才三维家说希望做开放的平台,从设备厂商来讲,也是定义一个从三维家的设计拆单之后是一个开放的设计,不是说加密我们特殊的接口才能接到设备,从这个角度,能够形成一个比较通用的接口。打一个例子,三维家是“苹果”,另外是“微软”,你们开发软件,把图做的更炫,订单一键生成做的更方便,一旦把图做好了,各种数据做好的情况下,不管用苹果也好,做微软也好,做好图片做好文章直接打印就行了,不要说这个打印机是这个格式,形成标准交互,标准的数据,对行业从软件到设备全部打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