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预见2025(金牌家居出海之路演讲全文)
“金牌正将中国家居行业的智能制造和定制化模式输出海外,服务全球家庭,成为全球家居消费升级的推动者、贡献者。”
———吴晓波 财经作家
今天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国家,分散于非洲、东南亚、墨西哥、中东、中北亚。由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有所不同,消费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中国企业到不同的地区会种下不同的树,结出不同的果。
我们来看金牌家居,一家福建的出海企业。

(图片来源:金牌厨柜公众号,侵删)
它第一次出海是在十年前。2015年,它参加了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厨房卫浴展(KBIS),进入了美国市场。
2019年,美国向从中国进口的橱柜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最高税率分别为262.18%和229. 24%。那一年,金牌在泰国建了他的第一家海外工厂。
到了2022年,美国启动了第二次反倾销调查,核查海外办厂企业,相关产品零部件配套与原材料采购本地化比例的情况。换言之,就算把中国生产的零部件拿到海外做组装,美国仍然要收税。
我想,特朗普再次上任后,这类调查只会更多。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海外搞更大的产业配套,把产能、原材料、生产链、供应链等都搬出去。
于是,2023年金牌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投资建设更大规模的生产工厂。总裁潘孝贞告诉我,今年11月他们在美国达拉斯又建了一家卫星工厂。
但是中国家居企业要到美国办工厂,几乎找不到配套资源,很难运营下去。金牌的应对策略是,把中国的人才和工厂平移到美国。

(图片来源:金牌厨柜公众号,侵删)
第一,把中国的技术人员、设计人员、营销人员,派到美国去。有趣的是,因为当地理发很贵,这些人还学会了给同伴理发。
第二,今年年初,他们在江苏泗阳建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车间,把所有能够想到的环节全部想明白,然后把它拆散,再把各部件用集装箱送到美国,最后在达拉斯组装起来。
整个过程就像文物部门异地重组古建筑一样小心谨慎,生怕美国的供应链配套不齐全。
这也侧面说明,我们要对中国的供应链、工程师和制造能力有信心。全世界最好的工人,最好的工厂,一定在中国。
当年日本人做产业转移的时候,把最好的生产线留在了日本,次一级放在了欧洲和美国,再次一级放到了中国。所以,中国在1980年代拿到的生产线,都是从欧洲、美国、甚至韩国淘汰下来的。
今天中国不一样。我们是把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最好的技术搬到非洲去,搬到美国达拉斯去,这是产业的一次大规模“平移”。

(图片来源:金牌厨柜公众号,侵删)
潘孝贞说,他们的终极计划是在北美建五到六个卫星工厂。未来,中国企业有机会服务全球的家庭,来推动全球家居消费的升级。
关键词:金牌飞流率先跻身家居家电行业大模型前列

(图片来源:金牌厨柜公众号,侵删)
吴晓波:“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全世界今天最先进的智能工厂大部分都在中国。中国是工业4.0时代以来,全球最激进的智能化实验场。在这个之上,我们在2024年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多少行业就会有多少行业大模型。比如法律大模型、汽车大模型、气象大模型、外贸大模型、教育大模型、职教大模型、音乐大模型、财会大模型、港口大模型、能源大模型、服装大模型、政务大模型、家居家电大模型(金牌飞流)、营销大模型、医疗大模型、金融大模型。
2025年是中国行业大模型的元年,它将重构所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基础设施。”
关键词:能够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金牌1㎡健身房
德鲁克说:“企业唯一的目的是创造客户。”
过去很多年以来,在全球乃至中国商业世界里,能够让消费者尖叫的从来是引导者,而不是迎合者。
做生意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消费者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叫迎合者;第二种,打造一款产品,告诉消费者如何度过一生,去哪家餐厅用餐、选择何种冰箱、空调、洗衣机等,这类便是引领者。商业世界里这两种角色并存,但是能让消费者尖叫的,是那些引领者。

(图片来源:金牌厨柜公众号,侵删)
在过去几年的年终秀上,我们介绍过很多中国消费品企业创造的,能够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
比如金牌家居,他们推出的1㎡健身房。房价高昂,一平方米可能价值数万元,若想在家健身怎么办?金牌家居告诉你,一平方米空间,就能放置几十个健身器材。金牌家居激发了这种需求。

(图片来源:金牌厨柜公众号,侵删)
定力至上·预见2024吴晓波年终秀现场回顾
这就是场景,而场景背后就是一个个产品。所以,当下中国想要扩大内需,企业就必须打造出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
你或许见过健身房,但当你见到的是前所未见的健身房时,消费需求便会被激发出来。这就是创造需求。
(文章来源:金牌厨柜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