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甄选家居建材赚钱好项目

    今日报名:12430天报名:25647

    湖南长沙周女士 3分钟前 咨询 品牌加盟客服

    家电资讯 >三大白色家电巨头全面转型升级 跨入工业4.0时代

    三大白色家电巨头全面转型升级 跨入工业4.0时代

    2019-09-03 14:37:42 建材网 责任编辑: 俊逸闻花瓣 浏览数: 手机访问:建材网

    三大白色家电巨头全面转型升级 跨入工业4.0时代

    1980年,美的生产出第一台电风扇,进入家电行业;

    1984年,海尔砸掉了76台冰箱,抓起产品质量;

    1993年,格力研制出的节能型分体机“空调王”,是当时世界上制冷效果最好的的空调器。

    空调、冰箱、洗衣机被归为白色家电。这三家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企业主攻白色,历经20余年的市场红利,在2000多家家电企业混战中活下来了。格力在空调赛道一骑绝尘,自1995年后的销量连续拔得头筹;美的两条腿走路,白色家电和消费电器都有不错的成绩;海尔在冰箱品类。

    2019年,下一个浪潮的竞逐上演。围绕AI、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创新正在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变革。

    美的和格力都选择了更重的投入,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进军机器人行业;格力也开始布局芯片研发,和日本机器人公司合作等方式进入制造业上游。海尔则是更注重创新模式,无论是从2014年纵深改革“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还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定制化路线,都更加聚焦高端方向。

    新的变革浪潮滚滚而来,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时代叙事下,传统家电企业的改造注定需要更多的投入,前路更难、更重。

    (图片来自“Pixabay”,侵删)

    启蒙:智能家居兴起,互联网企业入局

    2014年被称为智能家居元年。

    年初,谷歌收购NEST Labs,这家企业曾推出过智能温控器与智能烟感器;同年6月,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授权通过MFi认证的产品接入其系统。

    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智能家居领域,众多传统家电企业如临大敌。同样是2014年,仅4岁的小米估值达450亿美元,几乎是美的、格力、海尔三大家电厂商A股市值的总和。

    互联网企业带着强劲的创新势能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家电厂商在冲击之下,先后做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案。

    此时,意识到危机来临的方洪波,正带领美的展开一轮新的转型。他迅速推动美的与互联网界强者展开了一系列的强强联合。京东、小米、阿里都成了美的的战略合作伙伴,合作领域涵盖产品、智能交互、硬件、软件等各个层面。

    光借助外力是不够的。方洪波觉察到,“互联网也只是基础设施,最终结果还是要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因此,技术成为了美的押注最重的投资。

    在方洪波大笔押注技术之前,其竞争对手格力在空调技术已经扎下了坚实的根基。

    这一年,董明珠为格力制定了两大发展战略:一是智能家居;二是建立垂直产业链。董小姐自2012年接任董事长后,加速扩建格力的研发队伍,技术领域也从家电向外扩充。从2013年设立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开始,格力新设立了九个研究院,领域横跨新能源、通信技术、物联网、装备动力等多个领域。从此格力走向多元化的探索之路。

    在格力和美的的模式越来越重的同时,海尔反而在“变轻”。张瑞敏试图利用模式创新变革国内制造业。2014年是海尔推进电器网器(智能家电)化的第一年。这年4月3日,《时代周刊》推出专题报道《张瑞敏:海尔的力量》,称海尔力图改造“中国制造”的含义。这一年,张瑞敏的改革初见成效,海尔智能家电、U+home收入近30亿元,实现十倍速增长。

    探索:智能家居不是单一产品,而是生态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900亿元,未来两年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平均增长率,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Statista》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仅为4.9%。智能家居的普及,还要仰赖技术的成熟度。

    2019年,人机互动和物联网逐步成熟,智能家居成为新老公司竞逐的热点。

    从眼前的智能家居来看,概念到落地,有两大要素,一是设备联网,二是交互。设备联网依托于5G、Wi-Fi、蓝牙等技术。交互则更为复杂。且把交互分为三层,最前端是与消费者相连接的部分,是联网的家居设备;然后是感知层,涉及视觉识别、语音识别等使设备听懂人话的技术;再下面则是云计算,提供联网与数据存储处理的功能。

    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这个链条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云计算是巨头腾讯、案例、华为等巨头企业的战场,主攻视觉识别的商汤科技,以及主打语音识别的科大讯飞已经在这块战场上有发挥之地。

    在智能家居这个棋盘上,做空调的未必懂电视,懂电视的未必懂锁具,不可能有一家制造厂商能够吃遍所有行业,因此需要各个企业将棋子落在一个精准的位置上。

    对于家电厂商来说,产业技术已经相对成熟,难题在于如何实现跨品牌产品之间的互通互联。

    格力手机便是在这样的期待下诞生: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连接和控制智能家电产品。在世界的另一端,亚马逊的AI新品类——智能音箱Echo在2014年已经面世。智能音箱Echo成为了智能家居的新入口,并开启了日后的“百箱大战”。虽说手机APPS是目前智能终端的两大入口之一,但是错过了手机的入场时机,用户并没有为董小姐买单。

    2016年,董小姐加重了在智能交互、智能连接、智能云平台方面的技术研发,将格力产品接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格力以智能家居为切入点,加大通信技术的研发力度,探索家用消费类电子、通信及工控芯片的发展方向,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此时,张瑞敏领导的网络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中。海尔通过智能化的触点和有温度的交互触点形成价值交互,从而获取生态圈社群用户。由此,传统家电升级为智能化触点,链接终端用户。2017年U+智慧家庭云平台上加入的智能设备超过2000万台,实现了200+的智慧家庭场景定制。

    美的也在逐步构建系统化的服务能力。2017年,美的发布了自主研发的Wi-Fi安全芯片、智能网关、智能门锁等新产品和新技术之后,成为了为数不多能够提供整体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品牌,其服务范围已经从芯片,延伸到云端,最终再落回终端。

    智能家居的概念,无法直接落地到某一个具体产品,更像是一个互通互联的体系。传统家电企业的角色类似于多个点与线,通过交叉连接,和各类企业合作,交织起这个体系。在这其间,家电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即便是能够搭建起互通互联的技术,难免还是会在其他合作层面遇到障碍。

    在网络化布局智能家居生态的同时,家电企业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落棋点走向纵深,这才是其更具竞争力的地带。

    落棋:深入制造业上游,赋能产业

    立足于家电企业所在的制造业,其升级转型可以粗略分为工业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等方向。即便各家企业在各个方向上都有触及,还是各有所长,美的和格力扎进了自动化,海尔则是走向了工业物联网。

    方洪波踩准了技术,美的得以快速成长。2016年,美的成为“海外收购狂人”——相继完成了对日本家电老牌企业东芝白电、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德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库卡、以色列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的收购。

    本文地址:https://news.chinabm.cn/jcnews/2019/09031136435.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