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非净土而多老虎 没有新模式就是浪费时间
7月底奥维云网高级副总裁董敏的爆料,正逐渐被证实。虽然华为方面电视模具已下,但是在宣传上却是“欲作害羞”,倒是三家被传企业(华为、VIVO和一加)中实力最弱的一加,反而站出来表明了要做电视的态度,抢得了头彩。
这些手机厂商的表现,相对更擅长炒作的互联网品牌乐视,要温柔很多,但这并不等同说它们的力量就很弱。一加率先发声,会不会刺激华为、VIVO紧跟而来,这些都是需要产业引起重视的。
客观说,在2014年-21016年,彩电业受乐视、小米、PPTV等互联网电视品牌冲击的影响虽然已经大大减弱,但是余威尚在,比如小米电视当下已经成为互联网电视品牌的一杆旗帜。而华为、一加、VIVO这些手机厂商对彩电业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恐怕谁都不好预测。
虽然从前期的宣传造势上看,手机电视品牌要弱一些,但是从它们在手机市场的多点宣传、与对手互撕的表现来看,彩电市场现有的品牌,包括海信、创维、TCL、索尼、三星等,都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当然,也无需过度紧张,总结来看,至少要看清这两点改变。
其一,总量冲击不会大!
前有互联网电视品牌的经验,现有电视市场格局的透析。手机厂商即便大举进入,也不会对现在的市场格局造成改变。
彩电市场经历多年发展,在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了海信、创维、TCL牵头,长虹、康佳位列第二阵营的格局,其他如海尔、小米等品牌,在销量上有落后,但是凭借高性价比也占得一席之地;国外品牌如索尼在高端市场比例较高,三星、夏普则在中高端市场有着不错的表现。
虽然乐视以低价甚至超低价搅乱了市场,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互联网电视品牌的市场地位,在经历最高超过15个点的喧哗后,互联网电视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出现回落,降至10个点左右。
华为、VIVO和一加,在手机市场虽然有不少份额在低端,但是就目前电视代工的情形看,它们注定会用“品牌+专业代工厂代工”的方式介入进来,但这种组合已经被乐视、小米、飞利浦等玩坏,要想在终端市场再度掀起大波澜的可能性并不大。
其二,高端机会也不多!
这些厂商并不是没有做调研就一头扎进电视市场来了。
正如一加董事长刘作虎表示,一台好的的智能电视首先应该拥有精美的外观设计、高品质的图像质量、丰富的内容体验,还应该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无缝连接。我们可以大胆想象,5年甚至是10年后,电视会以全新的形态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智能显示屏。但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需要我们现在就去探索,一加社区,有来自196个国家、超过500万的注册用户,我们将会和我们的用户一起,像打造一加旗舰手机一样,打造我们的高端旗舰电视。
显然,他们对彩电现状的思考并不少:放弃销量的冲击,做高端市场,借此来做智能家居的储备,从而实现多屏合一,应该是手机厂商做电视最大的初衷。
但是高端市场有机会吗?笔者看机会也不多!
因为从硬件的角度看,以索尼(OLED)、三星(QLED)、海信(激光+ULED)、创维(OLED)构建的高端产品体系已经尽能显示硬件技术的魅力,而在电视运营方面,酷开网络、聚好看等运营平台也已锁定了五六千万的高端用户。它们都是彩电业软硬领域的“大老虎”,凭借华为、VIVO和一加之力要想改变现状,难度太大。
当然,它们的到来,必然会通过不同智能硬件消费群体的相互影响,用硬件套餐的方式改变消费者购买习惯,从而硬生生地夺走一些市场份额。整体看,对传统电视品牌的影响不会大(不过需要留意模式方面的创新,防止新“乐视们”的出现),但对小米这样追求高性价比和粉丝效应的互联网公司,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文章来源:界面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