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甄选家居建材赚钱好项目

    今日报名:12430天报名:25647

    湖南长沙周女士 3分钟前 咨询 品牌加盟客服

    家电资讯 >日系家电巨头集体“下课”?日企面板仍有竞争力

    日系家电巨头集体“下课”?日企面板仍有竞争力

    2017-02-15 10:10:16 建材网 责任编辑: 蜡烛可爱 浏览数: 手机访问:建材网

    日系家电巨头集体“下课”?日企面板仍有竞争力

    中华建材网讯:目前,日系、韩系企业日渐衰落,国产企业又不断壮大。特别是日系家电业务如今已经背上沉重的包袱,昔日巨头不堪集体“下课”。中国企业更是成为了收购主力军,扮演了“接盘侠”的角色。

    日系家电巨头集体“下课”?日企面板仍有竞争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亏损已成常态 日企没落难挽回

    据日本经济资讯周日报道称,在截至12月底的本财年前三财季中,东芝可能亏损约4000亿日元(约合35.2亿美元)。

    这一亏损主要是由于,2016年底东芝美国核能子公司约6000亿日元的商誉减记。去年同期,东芝的亏损为4794亿日元。东芝目前正计划出售芯片业务的一部分,并采取其他一些措施,保障本财年全年的业绩。

    了解家电圈的朋友都知道,东芝并非是日本家电企业第一个开始亏损的,当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如2009年日立亏损7800亿日元,2011年松下亏损7000亿日元就不说了。近一些的,如2013年富士通亏损950亿日元,2015年索尼亏损1200亿日元,也都算不上多大,看看2016的6月前的夏普,简直是亏损中战斗机。

    在编者看来,每个时代都会该时代的领头企业,日本家电企业引领产业的时代已经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家电市场引导者会是谁?留给国产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日企亏损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日企的堕落,不长进,缺乏创新

    日企走到今天这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日本企业的创新是在方向上出了问题,多数还停留在精密制造上的改良创新。而对于消费者广泛追求的产品并没有过多的花心思。

    在以前,日本国民斑淑以上使用的都是本土产品,而现在iPhone成街机,笔记本被iPad替代,各种外部品牌入侵,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是缺乏自主创新,才逐渐被消费者所摒弃。

    2、国产企业的崛起掀起“价格战” 日企赚不到钱

    有一种落后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别人比自己更努力,其实也并非日企坐吃山空,只是因为中国制造商奋勇崛起,在智能化、创新能力以及技术上优势渐显,从而掀起了“价格战”,日企赚不到钱。

    3、管理与文化

    日本家电企业的没落,很大程度上不是日本企业技术与产品不行了,而是缘于其经营思维过于僵化,市场反应过于迟钝,导致其市场适应能力下降,全球化战略与经营能力下降。换言之,日本家电企业的失败,不是败在产品和技术上,而是败在经营与观念上。

    而且他们很多都非常傲慢,而不是子豪,毫无理由的自大,他们认为,像英特尔、康柏、戴尔,甚至是微软这些快速发展的公司根本无关紧要,因为他们在消费电子市场根本无法与索尼、东芝、日立和松下等日本公司一较高下。到了现在,他们应该也是后悔了吧。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则分析认为,日本家电产业的根本问题在于其产品竞争力的薄弱,另外就是日本企业机制的僵化和对市场适应能力的下降。过去几年日元升值,并不是日本家电企业竞争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

    推荐阅读:成也规模 败也规模 家电企业毋须读懂克制

    日企面板仍有竞争力

    最近一段时间,电视、手机涨价涨的不亦乐乎,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上游面板涨价,而在上游面板中,就有日系的夏普和韩系的三星,我们只看夏普。

    就在编者截稿前获知,夏普在2016年的第四自然季度的财报中显示,这一季度夏普实现了42亿日元的盈利,而2015年同期,夏普则亏损了247亿日元。

    造成这一结果不仅仅是因为富士康收购三分之二股权,调整了供应商。液晶面板的涨价在这一季给夏普贡献了不少利润,由于夏普的竞争对手三星关闭了生产线,行业内的液晶面板库存降低,因此面板价格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持续走高。又因为大尺寸面板的流行,未来面板价格的上涨趋势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样看来,日企在面板上竞争力还是十足的,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相较量。

    曾经的显赫一时换来如今的山河日下,日企巨头血淋漓的案例摆在中国企业面前,国产企业应该吸取教训,切莫重蹈覆辙。“落后就要挨打”,技术创新才是企业的长远支柱。

    (来源:智电网)

    本文地址:https://news.chinabm.cn/jcnews/2017/0215379155.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