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政策发布 倒逼建材行业转型
中华建材网讯:近年来,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楼市发展不是很景气,但今年有关楼房的大事好像特别多,像上海离婚买房,上市公司北京卖房保壳,深圳绝版“鸽子笼”遭哄抢等等。自“十一”长假期间楼市调控政策发布,原来就脆弱的楼市神经更是备受刺激。
楼市限购 殃及建材行业
人性在楼市上的疯狂程度无法计算,而随着调控政策下来,从国庆长假期间的市场成交量来看,比去年同期有一个明显的下滑。以北京为例,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量仅为216套,与9月同期相比大跌77%,同比去年同期下跌51.1%;二手住宅网签量仅为209套,与9月同期相比大跌96.2%。一线城市如此,二三线城市的情况也差不多,大部分市场的成交量跌幅都已超过30%。
作为上下游产业,建材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可谓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方有变故,另一方难免被牵连。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我国建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全年为4492亿元,低于2014年的4770亿元,同比增速出现了负增长,这也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材市场第一次出现利润负增长。国庆期间“限购令”消息的不胫而走,毫不意外要波及同样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建材行业。如何过冬,对于行业和企业,仍然是个巨大的考验。原材料涨价,建材行业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对家居建材原材料市场来说同样是相当不平静的一年。
近段时间,运费上涨,木材价格上涨的资讯频繁曝出。东南亚各国纷纷实施禁木令,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森林大火致使家具木材资源紧张,非洲等国加大打击木材走私力度,脱欧事件导致美元持续走强,各类木材进货成本不断攀升,交通运输部门于2016年9月21日至2017年7月31日期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即开展为期一年的整治货车非法改装专项行动和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为期两年的车辆运输车联合执法行动),届时,运费必将大幅上调。
源头、运输等一系列成本上涨,而这样的涨幅必定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势必会让本就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压缩严重、举步维艰的建材行业雪上加霜!
建材行业拐点 倒逼转型
楼市限购、原材料上涨,再加上产能过剩、日渐饱和的消费市场,毋庸置疑,传统建材行业的确迎来发展的寒冬,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连接了互联网,企业的采购这块儿肯定是又节省成本、又减少库存。所以我一直呼吁一定要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原材料和半制品的产品采购,这才是做互联网的第一个概念。”网库集团董事长王海波曾说道。网库集团,一家起初经营中国电信114查号台的网络平台,以其前瞻性的眼光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投身于产业互联网浪潮中,帮助传统产业将线下资源搬到线上进行交易,创造新的卖场形式,减少企业原材料的获取成本、时间成本和产品成本,真正做到探源、降本、提效。其旗下诸如中国板材交易网、中国隔墙板交易网等就是帮助各中小建材行业内的企业在平台上进行精准的询价和报价,从而获得大量的分销批发和大宗采购业务,节约采购成本,获得网上增量交易的价值,实现产业升级。
众所周知,对于处于寒冬中的家居建材行业,传统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型企业,亟需寻找攻克市场的新策略。有失必有得,互联网的到来颠覆了传统,但谁又能肯定新时代的到来不会带来新的未来,因此传统行业应对未来充满信心。
【延伸阅读】
分析:2016年我国家居建材行业现状如何?
家居建材利润锐减 行业或将走向微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