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正青春,风华正茂启新程,金舵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在全面迎来了新的辉煌和精彩,特邀金舵集团总裁陈志杰,于10月10日进行采访直播,回溯金舵30年成长历程,破解金舵发展战略密码。
如今,建陶行业正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作为掌舵一家知名陶企多年的年轻一代管理者,你是如何看待目前的行业形势及其根源?
这个现象是已经很明确的、存在的状态,每个企业只能接受这个现象,并且想办法在这个现象中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这个根源上肯定是一个整体的经济形势,回到我们行业来看,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每个企业要想如何在这个存量里面去竞争,找到自己生存立足点。
但是好的方面是,这个行业的规模是足够大的,对比起单个企业的体量而言,它是足够大的。只是我们每一个单个企业怎么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发展路径,不能再寻求水涨船高的发展方式。

(图片来源:金舵瓷砖公众号,侵删)
你会用哪几个关键词来概括金舵的30年历程?
第一是沉淀。因为我们金舵走过了30年,一定是经历过和沉淀了许多的。
第二是沉稳。一路走来,我们一直比较沉稳地应对各种局面,不会因为趋势有变就慌了阵脚。对于瓷砖材料的基本面,我们拥有很强的自信心。
第三是突破。在新形式、新趋势之下,我们要寻找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突破点。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断地去寻找突破,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图片来源:金舵瓷砖公众号,侵删)
金舵30年历程当中,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最为深刻?
2008、2009年的时候,金舵经历了一次很大的挑战。那时,我们的主要生产要转向佛山以外。那几年行业还是以抛光砖为主,但我们的设备刚建设完没多久就转向了做抛釉砖。在这两个节点上,我们都通过对行业状态的感知及时地做出调整和应对。
大概是在2008年,处于搬厂阶段的金舵已经定好了设备和厂房。设备刚运行,突然间就发现市场对产品要求有了变动。
原来我们的设备是做抛光砖的,到后来发现那时候行业转向做抛釉砖和大理石,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及时调整,相当于两次投入。
我们2009年找到新地方建厂,到2010年建得差不多,正要启动抛光砖生产线的时候,但又因为其他原因,我们要先启动瓷片。调整节奏之后,到2011年抛光砖的生产线出来时,才运转了一两年,又遇到了产品要调整。基本每一年都有新的挑战,而且都不是你可以预期的。

(图片来源:金舵瓷砖公众号,侵删)
经过这30年的沉淀,你认为金舵具备哪些优势和闪光点?
或许大家现在看到一款流行的产品,会认为自己可以做得出来,但其实我们内心的态度是:我还见过不同的产品,我还见过当时以抛光砖为主的大颗粒抛光砖、模仿花岗岩的、微粉抛光砖、瓷片、全抛釉、大理石,然后到玉石和微晶石,再到现在的诸多产品。我们经过了整个周期,见过不同的趋势,面对每个趋势的心态会平稳许多。
心中有底,同时还是要积极地去抓住每次机遇。心态上沉稳,但不淡泊,毕竟做企业还是要经营的和增长的。另外,我们在产品这个方面一直是专注的。
我们行业一开始追求瓷砖的品质、质量和稳定,再到后面慢慢追求表面效果,像我们说的质感、颜色和观感。在产品不同阶段的追求,我们都是很专注地抓到该阶段的需求,并且往那个方面去投入。

(图片来源:金舵瓷砖公众号,侵删)
金舵有哪些新的战略呢?
第一, 专注于产品。在未来的十年,瓷砖相较于其他的装饰材料,有非常核心的优势。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表面的装饰效果、价格价值,综合这三方面来看,瓷砖的得分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坚信瓷砖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我们会在瓷砖的表面装饰效果和性能这两方面有持续性突破。
第二,在销售角度上,我们不仅要在代理商方面努力,更要在建立用户品牌认知的方面走。不同于90年代,现在要建立终端专卖店、要为终端赋能。下一阶段,金舵要往突破用户品牌的方向走。
第三,数字化战略。这是作为一个最底层的核心,去支持我们在产品和品牌这两块的往前走。对于企业的经营形态,一定是数字化的战略在引导贯通生产、销售各个环节。
你任何战略不能脱离开“怎么做产品”,“做什么产品”,“把产品做成什么样子”,“怎么卖”,“卖给谁”,“服务是什么”,但底层一定是有数字化去支撑你产品和品牌的构思价值。

(图片来源:金舵瓷砖公众号,侵删)
(文章来源:金舵瓷砖公众号,侵删)

加盟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