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甄选家居建材赚钱好项目

    今日报名:12430天报名:25647

    湖南长沙周女士 3分钟前 咨询 品牌加盟客服

    成品家具资讯 >60后老板、70后员工做8090后的家具生意 靠谱吗?

    60后老板、70后员工做8090后的家具生意 靠谱吗?

    2016-11-26 10:21:09 建材网 责任编辑: 溪流开朗 浏览数: 手机访问:建材网

    60后老板、70后员工做8090后的家具生意 靠谱吗?

    中华建材网讯:近期,小编在整理家具行业销售业绩因素时发现一个现象,销售业绩不好的普遍都有个什么现象呢?一些60后老板和70后员工竟然针对8090在卖产品?这样是不是制约了家具业销售?到底是恰当还是必然?

    60后老板、70后员工做8090后的家具生意 靠谱吗?(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认为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原因有三:

    一、家具生产企业随着家具主流消费群体的变化更加的潮流化

    最近几年,家具生产企业普遍感觉到,家具消费者的主流群体已经完成了由6070后向8090后,甚至00后的转变。8090后成为家具消费的主流。而8090后的消费特点,相对于6070后的大众消费呈现出个性化、潮流化、品牌化、品质化、体验化、享受化的特点。8090后普遍享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在消费理念、消费承受力、消费习惯、对产品的自我追求、购物环境的体验、消费互动等诸多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随大流儿”的消费。他/她们更加的关注“自我”。近几年定制家具的迅猛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家具生产企业已经看到了目标消费者的这种变化,已经完成了由引导型消费向迎合性消费的转变。其研发的产品是以消费者的“口味”而研制的。

    再来看看家具生产企业的下游。家具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家具虽然与人们的居家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其是一个“低关注度”的产品品类。家具生产企业的销售模式,还是以渠道经销商销售为主。而最有资金实力的是靠家具零售起家的60后,70后。随着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十几年,虽然有年轻的80后创业者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家具经销商老板仍然是以60后,70后为主。也就是说家具经销商的主流群体没有太大的变化。

    60后老板、70后员工做8090后的家具生意 靠谱吗?(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家具终端卖方没有做出积极的变化 不能适应新的零售环境

    家具终端曾经历过“开店就赚钱”的阶段,60后经销商是这个阶段最大的受益者,多数家具经销商是在这个阶段完成原始资金积累的。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卖方市场,“坐销”(守株待兔式的)完全可以实现盈利。一大批60后开设的夫妻店,领导着与自己有裙带关系的70后员工创造着各种财富佳话。在70后员工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成为了家具终端专卖店的老板。因为有些员工看到了开店就能赚钱的行情。

    再来说说70后,70年代出生的人,普遍家庭条件不好。上不起学,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状况。初中能毕业,那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有文化人”。在当时,“万元户”就是现在的“百万富翁”的年代,务农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能够找一份脱离农耕“靠嘴”吃饭的导购工作,尤其是女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羡慕呢!勤奋、能吃苦、节俭是70后的显著标签。

    如今的70后家具行业从业者,人到中年。有胆量,有勇气,有机会的成为了门店的老板。勤奋、刻苦、节俭、安分守己的导购员,成为了“资深”的导购员。有的甚至跟随60后老板十年以上。这一代人,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也都结婚生子,虽上有老下有小,但大多也衣食无忧。

    时过境迁,如今的家具终端零售巨变,“行销”成为了家具零售行业的主流。坐销模式店逐渐没落。60后老板坐销观念未变,销售业绩下滑是必然,被逼无奈由坐销变为行销,可是,实施起来比登天还难,原因是,70后员工抵制!抵制的原因:一是多年没有做过行销,做行销觉得丢人(观念使然);二是做行销太累,宁愿少挣钱,也不愿付出(曾经的吃苦精神没了);三是做行销“受气”,自己接受不了(主被动关系倒置,求人的事干不来);四是,觉得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做这个不合适(行销不适应);五、我不愁吃不愁喝,干嘛受这份罪(没有为生活挣钱的压力,图个轻松)。

    若老板逼的紧,干脆撂挑子不干了。多数60后老板,面对70后员工的这种“威胁”。处理的结果是妥协。另一个解决行销的办法就是招聘年轻的新员工做行销。而新员工讲究的是公平、公正、同工同酬。老员工面对新员工,往往摆“老资格”。新员工干的最辛苦,挣的钱却没有老员工多。60后老板往往处理不好新老员工的这种冲突。最终的结果,一种情况是新员工离开,老员工留下;一是情况是新员工留下,老员工离开。当店面还不至于亏损的时候,60后老板通常的做法是让新员工离开。因为老员工稳定。这样,60后老板就要承受长期的销售业绩压力。很多专卖店业绩长期没有提高,原因就是店面长期没有进来新员工!

    卖场双方的主被动关系倒置,导购员和消费者不在一个频道上。上文讲到,家具的主流消费群体是8090后,而有一大部分60后开设的专卖店的导购人员是70后。专卖店的产品却是卖给8090后的。消费者与导购员在观念、认知、喜好、学历、知识面、对问题的看法等等多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消费者的综合素质远远超过了导购员的综合素质。这就很容易出现了买卖双方沟通不畅的情况。有的导购员在销售的过程中,根本起不到导购的作用。其仅仅是一个“开票员”的角色。

    三、家具终端卖场从业人员的“招、育、留”面临极大的困境和挑战

    多数60后家具终端的老板都会遇到“招、育、留”的困境,为什么呢?

    第一、用人的观念难改变,不舍得高薪聘请合适的人。很多老板没有把有才能的导购员当人才来看待,开出的薪资不足以吸引有能力的导购进入自己的专卖店;

    第二、多年来,没有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和培养。致使自己的员工多年没有提升,只是作为自己的一个“赚钱的工具”;

    第三、自己不学习,也不给员工学习的机会,生怕员工学到了本领,从而跳槽,长期实行“愚民政策”;

    第四、自己的“事业”没有规划,员工长期得不到发展,对老板失望,能混就混,不能混,就跳槽;

    第五、对于有能力的员工缺乏必要的激励管理机制。时常被竞争对手”挖角”。店面始终处于“缺人”状态。没有有能力的员工,哪能创造好的销售业绩!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怎么与训练有素的80后、90后导购员竞争是每个家具企业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在了解了市场因素和人员因素的发展背后,家具企业应该做好长远的人才规划了。

    本文地址:https://news.chinabm.cn/jcnews/2016/1126348647.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