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 家电行业用户导向成市场逻辑
移动互联网时代,基本上是每一个人都有智能机或者iPad,这也意味着以前以商家为中心的模式渐渐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可以说消费者的要求更高了。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竞争压力的加剧,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需要企业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哪一家企业,在谈到自身的技术产品创新、市场营销推广的时候,几乎都有这样一个观点,即适应消费者需求。
移动互联时代 家电行业用户导向成市场逻辑(图片来源互联网)
家电制造本质上仍然是属于传统产业,事实上在当下的产业环境中,适应消费需求的产品、技术和营销逻辑也是一种传统理念。
用户正在替代消费者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词,消费这一词汇,简单地理解,侧重于产品的购买,而用户则是侧重于产品的使用和体验。从消费者向用户的定位升级,也表面国内家电产业的产品和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移动互联改变竞争理念
在马车横行的时代,消费者只会想买一匹跑得更快的马,而不是汽车,乔布斯的这句经典语录,很好地阐述了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对于消费需求的创造能力。没有哪家企业会忽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但是在以往,绝大多数时候,企业所做的是以自身的产品推陈出新,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
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的信息特征和个性化需求的涌现,让家电企业参与市场开发的理念发生了改变。更为关键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因为移动互联网而无限接近,进而使得人机交互、消费者与品牌的连接,传导出了对企业及其产品新的要求,家电不再是作为一种冷冰冰的电器而存在。
消费者对产品诉求的转型是用户导向成为市场竞争新理念的关键因素。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大型家电品类早就渡过了普及型发展阶段,用户对产品和品牌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外一个方面,用户自身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向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现有的产品上,企业不仅仅是在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品质属性,更多的是希望将自身的产品理念、品牌文化、生活元素向用户进行输出,进而构建用户与企业之间更为有效粘性。
企业生态圈是用户导向形成的土壤
当互联互通成为一种产业常态特征,产品的内涵和边际由此而被得到了扩展,企业对市场的开拓,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去争取更多份额,从某种程度上说,对用户群体的网络,构建了企业市场发展的核心要素。
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作为支撑,形成庞大而稳定的粉丝圈,便拥有了具备一定粘性的需求群体,企业便可藉此搭载更多的产品。这一理念,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原来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拼杀,转变为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较量。
用户群体的规模、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品牌生态圈的形成及其竞争力。而且,家电产品本身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个体而存在,在同一平台上的多产品、多品牌联动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跨界合作成为了家电产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智能化产品被高度追捧和智慧化家居平台的大范围涌现,就是企业生态圈构建最直接的外在表现。而企业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也不仅仅是产品与产品之间,更不仅仅是圈内参与者的地位与数量,还包括单一产品在产业链内的纵向一体化的资源整合能力。
体验成为产业链新环节
用户导向的市场思维还拓宽了产业链的边际,也提升了产业链的内涵,现在,无论是纵向一体化还是横向的多元化布局,体验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传统的产业链布局中,除了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和整机制造之外,流通渠道和终端是社会化分工中的核心地带,多种商业模式的构成往往是集中在流通和零售终端领域。当然,当用户在购买产品之后,售后服务、配送等等成为了产业链的末端环节。
但是在用户导向思维的作用下,体验成为了企业收集消费信息、市场需求特征和趋势的重要支点,大量企业的新产品和技术开发通过体验获得了准确的市场态势,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的推出。更为重要的是,体验也成为了营销推广方面行之有效的手段,相比于传统的终端宣传方式,体验式营销之于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更为直接,形成了企业产品与用户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对于家电行业来说,从消费者被动地接受企业的产品,到企业通过消费者信息来牵引自身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事实上也是对用户权益的一种尊重。但是,用户导向思维也使得家电产业市场竞争进一步复杂化,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涌现,给传统形式的标准化大规模制造之外提出了新的课题,而这也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定制化生产的市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