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红木打响品牌保卫战 全国性行业竞赛将开启
近日,占地6000平方米的建岳红木城在南海桂城林岳大道开业。与其相邻的另一座大型红木精品城也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加上不远处的海宜达、林岳两大红木城,林岳大道两侧将集聚4家大型红木家具展贸平台。
同时,桂城即将迎来一场全国性的行业竞赛——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雕刻职业技能竞赛。南海红木行业协会正在积极准备,计划借“东道主”的机会充分展示“南海红木”的文化底蕴和精湛技艺。
从企业到协会,一片忙碌的背后是南海红木行业区域品牌意识的觉醒,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有望改变。
起步早成名早但“养在深闺人未识”
相比为人熟知的江门新会、中山大涌,南海作为广式家具的发源地之一,成名可谓最早。早在明清时期,南海就诞生了一批以技术精湛而闻名的宫廷匠师;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平洲及林岳一带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红木家具集中地。发展至今已分布700多家生产、销售企业,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尴尬的是,虽然起步早、成名早,但与国内其他红木家具生产地相比,南海红木家具在国内的知名度始终不高。究其原因,长时间的“单打独斗”,缺乏产业品牌意识是关键。“之前都是各干各的,没能形成合力,网上都搜不到一篇关于南海红木的资讯。”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佛山市华博居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区庆钊感慨。
南海红木行业协会秘书长罗惜坤指出,南海红木行业形成了“重技术轻推广”的传统,以至于在全国红木行业集体遭遇寒潮,后起之秀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企业处境日渐被动。
外患之外,南海红木行业近几年还遭遇前所未有的“内忧”——随着南海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确定,栖居于此的红木企业集体面临租金到期、三旧改造、环保整治等问题。
要留下,南海红木行业必须求新求变。
练内功强外功南海红木打响品牌保卫战
内忧外患面前,南海红木行业从业者痛定思痛,齐心协力打响品牌保卫战。
第一枪是打造发展阵地——两年前,南海红木行业协会成立,多次组织红木企业联合参展,并积极申请“南海红木”国家集体商标。如今协会又在筹建“红木文化+”平台和文化馆、艺术馆,致力打造大湾区文创品牌;并将推出诚信联盟,加强行业自律。
第二枪则是探索绿色发展道路。去年5月,全市首个红木行业绿色服务中心在海宜达启用,集中收集治理粉尘、废气,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南海红木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有30多家生产型企业到该中心进行喷涂作业。
未来同样可期,据罗惜坤介绍,南海红木行业协会已成功争取到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桂城分赛区承办资格,这是一次对外展示“南海红木”技术与内涵的绝佳机会,区域品牌影响力有望再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上海木业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