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市场陷阱多 消费者需谨慎
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一些不法地板商家已经不敢用过去那种明目张胆的方法来蒙骗消费者了,不过在那些消费者容易忽视的环节,欺诈行为依然存在。而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要求很高的消费者来说,这些都是难以容忍。
很多地板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地板的成交价和标注价格相差甚远。地板行业几乎没有人做到明码标价,有的地板成交价好不到标注价格的五分之一。砍价成了消费者的必修课。
为了逃避交税,很多地板商家往往只提供收款或送货单,这也是很多行业的一个通病。如果消费真执意索要发票,产品价格则会被商家抬高。很多人觉得多花钱要个发票不值得,就放弃索要。其实发票不仅是纳税的保障,也是消费者维护权益的途径。据统计,地板商家存在夸大宣传行为、虚假概念、以不实信息误导行为的分别占70.48%、87.22%和87.40%。
另外,商家将一些收费的服务说成是免费或者附带的,给消费者以口头的许诺,事后再以各种原由向消费者收费吗,令消费者无可奈何。调查显示有84.16%的消费者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与地板经销商签订合同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但还要小心各种不平等条款。同样有接近85%的消费者遭到过商家“不平等条约”的侵害。五花八门的条款中,有的没有标明地板的材质和违约责任,有些则故意排除消费者权利。
种种的消费陷阱或许能给经销商带来短期的利益,但长此以往,地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必然受到影响。企业还需从产品质量、服务做起,给予消费者足够的尊重,方能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