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店铺管理对新店员的初期培训 内容分享
店铺的管理者对新店员的初期培训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使店员尽快熟悉工作场所
初到一个新的环境,每个人都会有生疏感和距离感。对新环境的陌生,会使店员工作起来缩手缩脚、不知所措、精神紧张,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甚至还会因为紧张而造成错误的发生。
因此,店长在新店员到店后,先让他熟悉店内及周围的环境,包括:
(1)店面的位置和店内设备的使用方法。
(2)考勤、签到、更衣地点及相关规定。
(3)饮水、作息时间及休息场所。
(4)库房和卫生间的位置。
2.进行店铺政策方面的培训
在第一次参观店铺的过程中,还要向新店员介绍店铺的政策。当然,店铺有一份书面的政策手册也非常重要。对大一点的店铺来说,有可能会是一本有点厚度的小册子;对小一点的店铺来说,可能就是四五页纸。其中至少应该包括下面的条目:
(1)店铺的经营理念。
(2)店铺的营业时间及报到时间。
(3)上报病假或事假的程序。
(4)着装政策,包括制服和帽徽,
(5)行为标准,包括吸烟、嚼口香糖、谈吐等。
(6)店铺的退货政策。
(7)向顾客打招呼的程序。
(8)打电话的程序和礼节。
(9)接待生气顾客的程序。
(10)处理可疑的店内小偷的程序。
(11)提建议的程序。
(12)店铺的福利,包括医疗政策的特别介绍。
(13)处理店内火灾、事故或其他紧急事件的程序。
必须告诉新店员他有一段时间来阅读店铺的手册,比如说两周,然后要对他进行测试。测试必须涵盖店铺政策的主要部分,应该允许新店员复试,直至其答对所有问题。这个程序可以让新店员理解店铺政策的重要性,并且确保新店员没有错误理解店铺政策。一旦政策有所修改,必须让店员知晓并及时修改店铺手册。
3.了解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
新店员熟悉了环境和店铺政策后,就可以开始让他了解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了。通常,到店的新店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从业经验的,一种是有从业经验的。
每一个店铺或商场都有其特定的工作流程和规定,没有从业经验的,需要从头开始系统地了解;而有从业经验的,往往因在原来的工作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习惯和操作方法,就更需要让其了解清楚新环境的各项要求及与原工作流程有何区别。
总之,店长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新店员在最短时间内上手。
对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的了解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工作步骤。
(2)报表的填写和报传程序。包括报传单位、报传时间。
(3)要货、返货及调货程序。
(4)产品包装方法。
(5)店面货品陈列方法。
(6)在店铺没有上岗前培训的情况下,对店员做商品知识方面的培训。
4.了解商品知识
新店员在正式接触顾客前,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其要卖的商品或要提供的服务。从很多方面来说,现在的顾客对其要买的商品的了解要比以前的顾客少得多,因为他们了解商品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今天的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电视机等都比以前复杂得多。许多顾客仅仅依靠从杂志上获得的一些知识做出决策。出于这个原因,顾客都希望能够找到对其所卖的商品非常了解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能很好地解释商品的用途。如果店长能提供商品知识丰富的销售人员,就会给门市店创造很大的价值。
有很多汽车销售人员根本就不知道汽车的基本知识,如后备箱是多大、闸阀是由皮带带动还是由链子带动、闸阀是否需要调整、保修包括哪些项目,等等。对顾客来说,从一个还不如十几岁孩子懂得多的人那里花钱买一辆车是不可能的。那么应该如何教育新店员学会关于其所卖商品的必要知识,并且能使其有兴趣继续学下去呢?下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1)列一张店员需要学习的内容的清单。提供操作手册、店铺促销材料、贸易刊物、消费者杂志,要求店员尽可能多地学习这些资料。
(2)鼓励店员向各公司的销售代表提问题。通常,公司销售代表对其所卖商品的详细情况都很了解。
(3)鼓励店员向服务人员提问题。没有人对商品的了解比其服务人员更多的了。
(4)只要有可能就鼓励店员试用这些商品。通过这种方法,店员可以获得有关商品使用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向顾客更详细地解释商品的用途。
(5)询问顾客的商品体验。当一位店员能够说“我的一位顾客用了这种商品,很好用”,他肯定能赢得一位新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