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实智能智慧医院专家刘东洋:如何建设HIMSS标准的智慧医院
国内最早提出集成平台观念,率先将国际HL7 标准带入国内医疗信息交换中。研发出国内首家结构化病历系统、全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并取得相关专利。
在刘东洋先生的带领下,2015年11月,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通过HIMSS 7级评审,成为我国第三家通过该评审的医院,同时也创下了国内医院从HIMSS 6到HIMSS 7仅用了6个月的最短时间记录。刘东洋先生还指导了北京协和医院、台湾省长庚医院通过HIMSS6认证。
以下是7月21日,刘东洋先生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字医疗技术分会2018学术年会暨互联网与新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刘东洋。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分享:如何建设HIMSS标准的智慧医院。
关于达实智能
达实智能总部位于深圳,以“让医疗更智慧,让生命更健康”为经营宗旨,提供智慧医疗全生命周期服务。达实智能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包含基层医疗信息系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健康医疗,以及大数据的整个应用开发等内容。第二板块是智慧医院,达实公司提供智能化及节能、手术室及临床信息化、信息化及大数据三大核心解决方案。
通过技术创新、并购整合等方式,不断完善智慧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旗下成员拥有达实设计院、达实久信、达实联欣、达实德润、达实信息、健康160,全方位覆盖智慧医疗建设各环节。
大家经常在一些会议上面看到“智慧医院”一词,我个人认为“智慧医院”不是一家厂商或者说一个体系就能够展开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产业链、生态链。达实智能为医院提供从设计、医疗工艺,到机电、弱电、手术净化数字化,再到整个医院的信息化、运营维护的一体化建设服务。因而,达实公司能给医院提供一个总体产业的模式。
要打造一个怎样的智慧医院,不是说信息化做好就行,需要从整个流程设计,以及机电设备、医疗设备整体做规划设计,包含机电、能源托管、弱电,更多的是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还有手术净化、数字化手术室,最终来打造包含智慧患者、智慧门诊、智慧住院、智慧护理、智慧医技等内容的智慧医院。
总结下来,达实智能不仅是一家信息化公司,而是从最源头的规划设计开始,就把我们整个流程梳理清楚,建设符合JCI、HIMSS标准的医院。达实智能的战略合作伙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09年通过JCI认证,是国内第5家;2015年通过HIMSS7级的认证,是国内第3家。
HIMSS EMR 标准介绍
HIMSS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分级标准,从原来2015年的HIMSS标准,到2016年有HIMSS门诊的标准,2017年有区域医疗的标准,今年又提出来会有数据分析能力标准。今天着重介绍HIMSSAnalytics EMRAM(住院)电子病历应用模型,从0级到7级。这个标准是在今年2018年1月1号实施的,我把不一样的地方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首先,原来2018年之前的老标准,全院行的PACS系统是在第5级,现在是在第0级,等于说现行的标准越来越完善和严格。
HIMSS第二级的部分和原来的类似,主要临床医技系统具备内部互操作性,CDR或多个整合存储包含受控医学字典,临床决策支持(CDS)规则引擎对医嘱进行审核,进行基础性的冲突查验。
HIMSS第三级是要做到50%以上的护理和辅助科室文书完成实施并接入CDR,电子用药记录(eMAR)上线。
HIMSS第四级,有变化的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医生可以获取国家或地区患者数据库的数据,例如用药、影像、免疫接种、检验检查的结果等。原来这个要求是在HIMSS第7级,现在搬到第4级,我认为非常好。现在我们所讲的区域医疗,什么数据都上来,其实对于医生临床不一定是有那么的重要。在医生就诊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用药的信息、检验的信息、影像信息等等,还有基本的诊断信息。像互联互通经常就要求大而全,整个国家标准全部都要交换,还不如我们分阶段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到,把标准化的事情给做好。在2018年HIMSS第4级要求中,各个级别都有加网络安全的要求。
HIMSS第五级也在入侵防御部分做了要求。
HIMSS第六级再把它细化,采用技术手段实现用药、检验、输血、母乳…等标本采集和追溯的闭环流程,并且再加上一些临床路径的依从性和便利性等等。
HIMSS7级最主要的要求是在于无纸化,还有商务智能BI的应用。
HIMSS 标准在信息化建设重点
HIMSS从0级到7级的要求,总结下来:医院在准备做或者是正在做整体建设上,所需要突破的一些技术关键,包含闭环管理、无纸化、临床决策支持、BI 商务智能四个部分。
在闭环管理流程中,药品、检验、输血、母乳闭环,不管是怎么样的一个规模的医院,这四项是HIMSS要求中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做闭环管理时,不是简单用信息化手段来取代现在传统的手工作业,还需要结合医院的流程布局、设备设施,把这些互联网的技术重新做调整。
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为例,不仅是盒装包药机可以做到整个闭环管理,包含口服药,以及部分异型药品,包含全部门诊用药都做闭环管理。
现在还有一些像针剂,如果我们进入中心配液(PIVAs)会有条码,但是我们有非常多的针剂还是需要药房把药拿到病区,针剂大部分是没有条码的,如何将这些药品二次自动赋码是闭环管理的关键。
在整个闭环管理,我们所思考的是,怎么样利用自动化设备来达到赋码管理,把整个流程做梳理,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种技术。按经验来讲,还是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技术占绝大多数,像智能药柜我们采用指纹系统,高值耗材我们也采用RFID做自动盘点、自动库存、自动定位、冷链等等。最近,我们在母乳闭环中,也用到人脸识别技术。
总结来讲,整个闭环管理需要我们发挥总体的信息化技术,看看哪些信息化最适合以成本效率最好的方式打造闭环管理。
第二大部分,是我们CDSS的部分,临床决策支持在HIMSS二三四六级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在HIMSS第三级要求中,需要做到冲突检测。在HIMSS第四级是要有循证医学的一个资源决策。在HIMSS第六级是要能够提供变异性与依循性。这些要求也提到,不仅是CPOE 中实现CDSS功能,更重视在结构化病历的CDSS 应用。
下面来介绍一下,我们是怎样来实现CDSS的落地。
我们所提供的是一个规则引擎,就等于说把这些规则,放在我们的知识库里面,知识库可以自动提醒医生,避免医生犯错。举几个例子,假设患者要拍一个CT,电脑会自动提醒医生病人的肝功能、肾功能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电脑应该主动的提醒要有相应的措施。
像儿科我们都知道,儿科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体重来决定用药。我去儿科病房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会发现,医生用药要问护士体重是多少,护士算完了以后才告诉医生,我们把这样的知识场景放在这边。同样,ICU病人什么时候该出院,我们根据病人的体温、各个血气分析的情况,自动判断是不是可以出院。甚至胸痛中心的病人,入院以后多久服用阿司匹林,出院以后该吃什么药,我们把这些情景变成规则引擎,提供给临床人员避免犯错,达到临床辅助决策的功能。
国家对于抗菌素控制的非常好、要求非常多。我们是通过流程引擎来控制抗菌素使用,提供治疗方案。在抗菌术的分层治疗中如果我们要做预防的话,我们必须先看你的手术的等级是一类、二类还是三类切口,不同类型会推送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果属于治疗范畴,我们会根据你的症候群,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医院通常抗菌素开7天就会自动停,如果你需要续开,超过14天,或者说你有三种以上的联合用药,电脑都是会自动的限制。
所以透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把整个闭环管理做得更好,就等于说,整个知识库通过我们的临床知识,把它给整合起来,提供了我们循证医学的一个方式。所以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目前的药占比是13%左右,要达到这样的药占比,除了管理之外,信息化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持。
在临床路径,我们的临床知识库可以自动的提醒:什么样的诊断症状该准入,什么样的情况该溢出,有什么并发症需要转到另外的临床路径。现在,我们也正透过一些历史数据的分析,在把一些常用的或者说是在修订临床路径标准时,能够做到自动的一个回顾。
达实公司的优势,不仅仅是有临床的一个数据中心,我们也有整个设备、后勤、机电、能耗的数据库,我们可以把这两个进行结合,打造更完善、人性化的智慧医院。
整个CDR的一个建设标准,需要有受控的医学词汇还有集成平台。透过集成平台建立CDR,然后透过不同模式电子病历的展现应用,最终达到我们7级的要求。
如果我们只是站在信息的角度,是没有办法来达到整个HIMSS7级无纸化的要求。我们必须从设备接口,尤其是在整个流程上,像药品的交接,护士的交接用移动设备来做到流程管理的无纸化,我觉得这才是整个HIMSS最高的要求。
关于BI的部分,HIMSS的想法不是说我要做多少经营方面的分析。HIMSS要看的是,第一个有没有真正的能力来验证透过BI来改善我们的临床,像在胸痛中心的DtoB,通过我们BI的建模,找到哪里有问题,能够真正的解决临床的问题。BI的第二个重点是,数据要自动的提取,要能够共享,如果我们的数据都是二次录入,或者是要做一些不必要的调整,那这个也不是HIMSS BI的要求。第三是发生这些问题,要能够主动提醒并且能够整个解决。
我们除了有实时运营数据,做医疗的运营、质量、效率、平衡计分卡这样的基础BI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多维数据的主题分析,把CDR、HRP建立成数据仓库,通过BI模型,提供我们的临床人员应用。
在智慧医院领域,达实公司希望提供一体化建设服务,以信息化为中心,透过集成平台建立临床数据仓库,围绕着结构化病历、用药整合、电子病历展现、闭环管理、临床决策、医护协同、商务智能、无纸化,打造更加人性化的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