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展开智能马桶质量探讨 卫浴行业标准化势在必行
中华卫浴网讯 日前,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区卓琨副主任对于智能坐便器产品抽检作了具体的讨论分析,并作了《2016年智能坐便器、普通坐便器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分析及质量提升》讲话,引起了卫浴行业对于智能坐便器的深度探讨。
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区卓琨副主任做了关于《2016年智能坐便器、普通坐便器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分析及质量提升》的报告。报告认为, 2016年智能坐便器抽查合格率提高了22.4个百分点,相对于2015年的60%合格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针对智能马桶主要检测了冲水功能和电器安全性能,报告揭露智能坐便器不合格产品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耐热和耐燃、接地措施、输入功率和电流、结构等项目。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张帆在会上做了关于《2016年卫生洁具(洗面器、浴缸)、花洒产品行业发展现状与质量分析研究》的报告。张帆指出,洗面器和浴缸产品合格率为92.2%,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溢流功能、满水变形等项目上,浴缸行业发展面临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而我国的花洒产品则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不够的尴尬处境,较集中体现为管螺纹精度、流量以及手持式花洒防虹吸性能等不合格的问题。
智能马桶赫然在列,至今智能马桶已不止一次被国家重点关注。近些年来,中国的制造品源源不断往世界各地输出,不仅坐拥“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称号,多样的品类以及便宜的价格也阻断了某些国家企业的利益间接导致反倾销事件屡屡发生。
但是作为制造大国,各种假冒伪劣的资讯也让国人对本国产品的信心大打折扣。为了提升国家消费品质量,此前***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计划要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智能马桶盖、空气净化器、电饭煲、厨具、家具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今年,我国加速进行供给侧改革,**上更是立下“十三五”时期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目标。希望通过“供给过剩”的行业产业去库存,对“供给短缺”的行业产业扩大有效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升级、提质的消费需求。此次对于智能马桶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卫浴行业深入探讨,希望卫浴行业能加强卫浴品类产品的探讨,共同助力卫浴行业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