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屋定制馆亮相后 引起了什么样的业界争议?
中华衣柜网讯:如今,市面上跨界全屋定制领域的家具企业比比皆是,“全屋定制”也早已成为家居行业热门话题。11月15日家居世博园宣布启动“全屋定制家居展贸平台”后,成品和定制就成了业界的争议话题。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家具行业向定制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未来行业的方向将向定制化与大家居业态发展。此次11月15日全屋定制馆的启动,首次公开打造全屋定制家居展贸平台。香港家协**黄进宝表示,当前家居行业“生产过剩”和“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产业发展的障碍。而全屋定制模式这正好可以解决了“供需错位”和“产销不对路”的问题。
首个全屋定制馆亮相后 引起了什么样的业界争议?
定制风生水起 成品家居企业充满危机感
目前,越来越多成品家具企业也开始涉足全屋定制领域,未来,定制是否真的会替代成品?在今年8月份的东莞名家具展上,由名家具展主办的名+论坛之“定制时代:中国家居业的新10年”上,袁岳、邱春瑞、梁少禧等大咖的言论引起业界热议,定制作为当下潮流趋势,其势头越来越猛。甚至有人还预言定制家居在未来将取代成品家居,让不少成品家居企业充满危机感。
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院长许柏鸣表示:“定制企业是吃不掉活动家具企业,现在有很大冲击是因为你的活动家具自己没做好,门槛没有竖起来,无论是设计、品质、还是成本优势,定制家具都无法与活动家具相抗衡,定制家具企业的高增长是因为抓到了原先空白的市场,但也会饱和、也会洗牌。定制家具对活动家具的真正威胁不是产品本身,甚至都不是渠道,而是这股势。”他认为,以柜类家具为代表的系统家具是合理和必要的,活动类家具不是完全不能定制,但定制根本替代不了标准化的工业产品。
定制需依靠强大设计能力及生产供应系统 当前定制还不成熟
迪信家具董事长梁少禧认为,目前大多数定制企业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定制”。由于大多数企业做定制是“半路出家”,缺乏基本功,依然习惯于过去的批量式生产,“定制”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尺寸、颜色等基础上的改变,就像一件衣服只是找到了不同人的不同SIZE,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称为定制。定制立足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不同于传统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它需要软件、技术、数据的支持,还要依靠强大设计能力及生产供应系统。
当下,在定制领域着急扩张的品牌往往很难在相应的技术领域稳扎稳打,悬着的设计和制造水平,都只能让定制止步于原有的内容。当相关技术支持没法得到保证的时候,在定制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生产周期过长、产品惨遭破相、安装技术不精、整体颜色风格不搭配,售后维护工作等问题,最后苦的依然是消费者。
定制家居发展势头良好 但不能完全取代成品家居
定制家具的出现源于人们消费结构与需求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定制来选择适合自己家情况和装修风格的家具,让消费者满足了对自己家整体配置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这也表示消费者需求已经发生变化,家具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探索创新之路。特别是定制家具企业更要融入新技术,打造坚固的设计力量,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品质。
简欧家具董事长旷再忠则表示,一个家庭不可能每件产品都需要定制,“有限定制+成品配套”才真正适应消费需求。纵然定制家居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不能完全取代成品家居,每个人及每个时代的消费群体的需求不尽相同,所以不论是定制家居企业还是成品家居企业都不能有所松懈和侥幸,全面提升才是硬道理。
针对成品与定制的问题,行业内各有各的说法。面对家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部分业界人士认为,“家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定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也有可能会出现更先进的东西取代它。”也许,在市场正常的发展规律下,成品和定制这两个市场可以说是共生共存,不会出现谁取代谁或者谁轻谁重的现象。
(来源:新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