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界的Uber 维意定制是怎么获得这称呼的?
中华建材网讯:提起****,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Uber。然而在行内人看来,Uber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卓有成效的创新营销,更重要的是它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中心调度模式为网约车司机和乘客提供了高质量的用户体验。
但我们也能看到,许多高调学习这种模式的企业,最终大都日渐式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从成功实现跨界创新的维意定制中得到一些答案。
维意定制LOGO
以智能化中心调度的优势 提升“量”
为了更好地阐述,我们先来了解家居行业在原模式的分配设计师资源时,通常会遇到的问题:设计师接单后需前往客户处,上门测量房屋大小(该流程以下简称量尺)。这就意味着路线的安排,将会决定该设计师能接到的业务量,而这,会出现因不顺路、客单价(平均成交金额)低而出现的挑单问题。
对此,维意定制开始从智能化中心调度模式入手,将没有工作安排的设计师,按照预计到达时间、历史实际到达时间与预计到达时间的偏差等因素按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排序,再应客户需求,把量尺机会分配给综合指数排第一的设计师。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以智能化计算的“就近原则”线路规划模式。
我们假设设计师来回路程需要3小时,与业主沟通进行量尺需要2小时,若在原模式下需要一天内,前往两个业主家,则其所需时间x为:X
=(2+3)x2=10(小时)
而假设在新智能模式下,合理规划设计师线路,让设计师能在同一路线上前往两个业主的家,则其所需时间y为:Y=2+2+3=7(小时)大幅度地降低了非必要的时间损耗,设计师也能把更多精力用在如何设计出客户满意的方案上,更有利于实现客单价的提高。
但维意定制智能化中心调度模式却并不止步于此,而是继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跃至更高的水平——加入人性化元素,提高员工幸福感的同时,也保证了服务质量。
人性化的智能化中心调度 保证“质”
这种模式的人性化,除了体现在设计师确认接单前,只有协助分配的工作人员能看到业主需求,避免设计师挑单外,若设计师认为自己的承受力已经不足以再接下一个量尺任务时,则可以选择暂停,以规避疲劳过度的情况出现,系统也将会自动把量尺任务交移至综合指数的第二顺位设计师上,不影响客户对时间上的要求。
举个例子,如客户需要购买卧室的家具,而设计师A、设计师B和设计师C的卧室设计的成交率分别为50%、45%、40%。但
因为设计师A手上的单子已超出其承受范围,那么量尺任务将会转移分配至设计师B的手中,如设计师B亦无法接单,则顺延至设计C,如此类推。从而达到减轻设
计师的压力、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实现增收等目的。
既参考了Uber的分配模式,又兼顾考虑了员工的承受力问题,实现了变革化的创新,让整个流程能实现良性的循环。而这,大概也是维意定制能成功实现跨界创新的重点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