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甄选家居建材赚钱好项目

    今日报名:12430天报名:25647

    湖南长沙周女士 3分钟前 咨询 品牌加盟客服

    家电资讯 >家电昔日繁荣开始衰弱 生存空间如何提升?

    家电昔日繁荣开始衰弱 生存空间如何提升?

    2016-04-14 09:41:52 建材网 责任编辑: 有魅力的白昼 浏览数: 手机访问:建材网

    家电昔日繁荣开始衰弱 生存空间如何提升?

    随着东芝将白色家电业务卖给美的,夏普被台湾省鸿海收购,三洋则被松下和海尔瓜分等消息传来,让家电业陷入低迷期。曾经的霸主都落到出售业务来保全公司,这让企业惊慌不已。面对这种危机,家电企业该如何提升生存空间?

    昔日繁荣归功微电革新

    日本家电在上世纪80年代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庆应大学名誉教授井村喜代子看来,这是日本微电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当时美国主要把微电技术用在了军工及宇宙开发上,而日本则将其用于民生电器和产业机械方面,迅速获得了国际市场。”

    在中国的电视还在使用电子管时,日本已经开始使用晶体管,开发集成电路,并在电视、录音机、录像机上使用。此后,日本厂家几乎囊括了全部大小家电的开发与生产。

    掌握了电子零部件生产的企业,基本上就能够组装家电产品。谁最先开发出相关的电子产品,人们就会愿意购买使用。日本有1亿人口,国内市场有限,为国外提供廉价的家电产品,是日本企业的必然选择。当时,国际社会能在电子零部件方面与日本竞争的企业不多,家电产品能与日企较量的企业则少之又少。正是凭借技术优势,日本家电横扫了亚洲市场。

    衰落源于与时代脱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韩国生产的家电,以低廉的价格和相差无几的功能,让日本货优势不再,也让日本家电业走上了下坡路。

    尽管外部的激烈竞争是日本家电企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但许多日本专家都认为,真正的问题还是在日企自身。井村教授认为,“经营方式与产品更新跟不上世界形势,让日本家电企业开始遭遇经营危机。”

    不少日本大企业的领导者都是在战后长大的一代,他们充满奋斗和奉献精神,但是改革创新、学习吸收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喜欢照着旧有的模式推进,很少主动了解世界潮流和学习新事物,不少50、60岁的企业高管使用电脑都不熟练。

    此外,日企一直采用“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的用人方式:一个人在一家企业工作到退休,人员晋升基本上是依据年龄。企业并不重视甚至限制员工的创新和进取。领导带领下属完成工作任务,下属只要按照指示去做就可以了。如果领导决策正确则所有人都获益,而一旦决策错误则所有人都会陷入困境。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日本企业故步自封、缺少创新,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未来在家电之外

    为了继续生存,很多日本企业开始通过出售旗下大部分业务,集中财力和精力守住优势产业的方法来渡过难关。迅速剥离家电业务后,日立、松下、NEC等都实现了转型。

    日立在2009年遭遇危机后,开始把业务调整到将社会基础设施与IT的融合方面。该公司公关部沟口健一郎本部长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说,“日立在发电、铁路、通讯方面有自己的制造优势,在IT方面也有多年的积累。两者融合后,比如同样做铁路项目,我们不仅能提供机车和信号设备,还能提供运营控制系统。”走两者融合之路后,日立在英国获得了上万亿日元的铁路项目。

    松下这些年加大了在汽车零部件、住宅设备等方面的投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曾参观松下在东京的产品展厅,看到松下更加强调使用信息技术,将室内的空调、加湿器、音响等组成一个系统,打造智能化住宅。而各种美容小家电的开发,填补了过去洗衣机、电视等大家电之外的空白。

    东芝公司的一位高层告诉记者,“从2016年开始,东芝已将业务集中到半导体、发电及电梯三个方面。”东芝在剥离家电和医疗业务后,开始轻装上阵。

    日立走融合之路后,2015年获得了几年来最好效益。松下的家电业务在日本及欧美均取得成功,企业为了今后发展,将更加强化新开拓的汽车及机电系统等方面的业务。东芝的电梯业务和记忆芯片制造目前支撑着公司效益,长期发展则要依靠电力方面的开拓。

    日本家电企业日渐衰落难道是日本电器越来越少,但一些品牌企业并不是就此消失,比如松下、东芝这些大品牌,大家都在积极找新的发展空间,你还能如此淡定不转型吗?

    延伸阅读

    中国家电十大品牌有哪些         

    中国家电十大品牌 10大家电品牌排行榜        

    2015浴霸十大品牌排行榜[南方网]    

    本文地址:https://news.chinabm.cn/2016/0414197045.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