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标控股董事局**肖智勇接受《领军企业家》专访
肖智勇,航标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是中国陶瓷行业的优秀企业家,福建省人大代表、漳州市龙文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航标控股董事局**兼行政总裁,负责企业战略制定和运营管理。在第九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评选活动中,肖智勇荣获“年度人物”称号。
作为中国卫浴领军企业家代表,航标控股董事局**肖智勇在接受《领军企业家》杂志记者专访时,回顾分享了自己带领航标卫浴从攻坚克难,到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的心路历程与经营之道。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部让人不禁点赞的创业史诗,更是一位大智大勇的行业领跑者!
以下为专访全文,内容首发于《领军企业家》2016年二月刊。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肖智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在与记者交流的个把小时里,他始终精神抖擞,并且出口成章。尽管表达略带着些许闽南口音、语速不快,但对问题的解答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卫浴是传统行业,航标控股,这个创业13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三年的专业生产卫浴产品的企业,已成为这个传统行业里的著名品牌。记者问肖智勇,从白手起家到带领企业走向成功,期间肯定有一大把创业的辛酸史吧?肖智勇却轻描淡写地说:太多了,今天不谈这些。在他看来,只要有信念的支撑,没有过不去的坎。
肖智勇,现任航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兼首席执行官,这个陶瓷卫浴行业的卧龙级人物,已经为中国建陶企业、行业的发展潜心付出了逾三十个年头。1985年从上海建材学院(后并入同济大学)学院毕业后,肖智勇被分配到了福建漳州双菱集团工作,这个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建筑陶瓷,能进入到这样的企业工作,肖智勇也算是专业对口。“我是做技术出身的,老实说,干这行的人比较踏实,爱琢磨事。”
肖智勇介绍说,因为做事靠谱,工作五年后,他就被提拔为科室副主任,领导的理由是他比别人精,老外不能修的设备,他琢磨琢磨就修好了,难摆弄的陶瓷工艺方案到他手里就会被拿捏的有条不紊。后来,他又被派去做瓷砖销售区域经理,结果凭借着敏锐的才思与实干,他带领着团队连续两年,做到了全国所有区域销量第一,进而升任双菱集团公司主管全国销售业务的副总经理。从基层起步走出来,肖智勇感慨地说,“在国企的那些年,我在好多岗位上都历练过,做过技改,做过系统控制,做过生产经营管理,做过销售,也管过财务,职务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到科长,副厂长,厂长,到销售公司总经理,最后做到集团公司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这种经历为我日后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全面的基础。”
肖智勇说,在他做了老板后,有的人就老爱拿他的名字做文章,说他是智勇双全,但是他觉得自己是靠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的成果。
世纪之交,为了承诺加入WTO后对市场经济的一些要求,中国启动大规模的中小型国企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制。2001年前后,双菱集团的陶瓷业务效益差强人意,几乎年年亏损。陷入极度恐慌与无奈的员工们对企业也失去了信心,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大批流失,最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决定用承租的方式改革公司体制,公开向社会招投标。
危机即机遇,创业的激情终于使这个外表沉稳的汉子做出了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当时觉得,哪怕不成功,至少我也努力过了,因为多年的承包经营,我积累了一些资金,如果创业不成功,就意味着这些投入会打水漂。”顶着这样的压力,肖智勇背水一战,以总共两百来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承接了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创立了第一家公司: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开始对原先的生产线进行整合。
肖智勇将100多万元的注册资金全部用于新设备的添置,对尚未完善的生产线经过一番修修补补,开始了艰难的运营。他着手从大型企业招聘一些技术管理干部,认真执著的摸索,不到半年就生产出了产品。可投产初始阶段,产品质量仍然不过关,烧出来的陶瓷品几乎全是废品。于是,肖智勇亲自深入生产一线,带领整个团队起早摸黑,日以继夜地钻研。又过了半年,才做出一些相对较好的产品来。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资金成为困扰企业扩大产能的瓶颈。为了能够拿到银行贷款,他从亲戚、员工那里一共借到10本房契,用这10本房契作抵押,从银行拿到了2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肖智勇咬紧牙关在一线奋战了两年,支撑到2004年,实现了从最初年产2万件到60万件的惊人突破,并在公司创建的第三年扭亏为盈,创造出了第一个创业奇迹。
“没有这10本房契,就没有航标控股的今天。要知道,房子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第一大财产啊!”想起当初为博企业的明天背水一战的情景,肖智勇至今都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