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控股私有化拟退出资本市场 或因估值偏低
2月3日,中国最大卫浴产品专业厂家,中国最大的瓷砖公司,项目包括北京奥运、国家大剧院装修效果图)、美国帝国大厦等地标性建筑,起草相关产品标准达11项,获国家专利367项。
尽管2015年上半年经济滑坡,中小规模瓷砖制造业陷入低迷,东鹏控股业绩稳中有升,中期收入约16.52亿元,较2014年同期的16.24亿元增长1.8%,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28.9%。品牌瓷砖零售门店共有2556家,覆盖中国600多个城市,同时在天猫瓷砖类销售稳居第一。
现阶段东鹏控股未对外解释私有化原因。按惯常分析,提出私有化的公司一般具有现金多、股价低、单一大股东持股50%至75%的特点。私有化目的通常能简单分成三个,股价长期低迷、买卖成交量偏低或因股价较每股净资产有大幅折让。
据彭博综合预测,国际同业平均2016年预测市盈率约12.68倍,而东鹏则维持5.14倍市盈率,折让逾50%,估值偏低。
值得一提的是,同赴港交所上市的家居建材连锁商场红星美凯龙(01528.HK),近日宣布计划发行不超过3.15股A股,称重返A股可灵活融资,有助业务发展。有投资者认为,未来东鹏不排除在A股上市的可能。
鲜有陶瓷企业转向资本市场运作,纵观陶业上市之路,历经风雨。国内首家上市的陶瓷企业鹰牌陶瓷2010年从资本市场折戟而归,斯米克上市后因业绩太差,2012年戴上“ST”帽子,有上市想法的企业碍于环保生产、财务规范等方面暂缓计划。业内人士称,陶业一直陷在“一些拼命想上市,一些坚决不上市,一些上市后又退市”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