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甄选家居建材赚钱好项目

    今日报名:12430天报名:25647

    湖南长沙周女士 3分钟前 咨询 品牌加盟客服

    家电资讯 >2017家电涨价 厂商需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2017家电涨价 厂商需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2017-02-17 09:28:29 建材网 责任编辑: 小兔子平淡 浏览数: 手机访问:建材网

    2017家电涨价 厂商需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中华建材网讯:2017年以来,铜价涨幅已达10%左右,而未来2-3个月还将继续上涨。随着铜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的继续上涨,也给新年家电市场的竞争敲响警钟,对于家电厂商来说,今年除了要应对市场持续低位运行、消费者需求饱和、行业竞争激烈等挑战,还要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行情变化所带来的突发情况,特别是经营业绩和利润的带来的波动。

    消费者买涨不买跌 降价亏本涨价赚钱

    对于家电厂商来说,产品降价时肯定不会赚到钱。因为,降价时产品库存只会贬值。但是一旦产品处在一轮上涨通道中,赚钱就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首先,中国消费者一直以来都是"买涨不买跌"心理。下跌通道中,就算家电产品跌的再多,消费者认为还会跌,有等待观望的情绪;上涨通道中,即便家电产品涨的不多,消费者反而担心还会涨,接下来还会涨,往往就提前吃货。

    其次,降价比的是企业资本、资金和耐寒能力,而涨价比的则是企业经营、操作和管理能力。一旦市场经营和产品库存操作不当,明明能升值的东西就会贬值。

    家电涨价 年初备货具备增值空间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开春以来,原材料持续无规则上涨,已经成功推动了一系列家电产品市场供货价、零售价的相继上涨。虽然目前没有办法确认,今年家电原材料价格是不是还会一直涨下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原材料价格肯定会在今年开工以来的高位运行,下探空间和动力不明。

    接下来虽然不能确定的告诉大家,家电价格还会涨多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家电价格缺乏下跌空间,除非是一些厂商阶段性的促销让利。因此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年初的适当备货,在经营能力范围内的囤货,至少没有亏损贬值的风险,但肯定有增值的空间。

    消费升级 家电产品需转型

    既然家电价格还会保持在一个阶段的高位运行,那么家电厂商接下来关心的话题,不是涨价、涨多少,而是应该如何在涨价通道中赚钱、赚大钱。

    当前家电市场外部形势的确没有大的改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正在快速提升,一大批有卖点、有亮点、有惊喜点的家电新品、精品,正在引领这一轮市场消费的方向和潮流。所以,在涨价通道中家电厂商赚钱的核心和宗旨,就在卖精品、卖新品,主打中高端。

    聪明的家电厂商,一定要借助涨价潮推动经营家电品类的结构性转型,未来持续靠卖高端、精品和新品来赚钱,而不是低价规模化冲量。这是趋势,也是唯一出路。

    高端降价让利普及 实现差异化取胜

    首先,一个最直观的手段,那就是资金充裕的家电经销商,提前对涨价空间仍然存在的家电产品进行适当的备货,但绝对不是乱吃货、疯狂囤货。比如说空调、电视、冰箱,这几类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在过去半年以来,涨的最为凶猛;而且未来3-6个月还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

    其次,利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来家电高、中、低端产品线的价格差进一步缩小,以低端产品的涨幅作为对比,重点推广中高端产品,掀起一系列的高端精品普及风暴。通过高端产品的优惠让利,真正吸引消费重心和方向转向高端,从而实现结构性获利。

    再者,借助这一轮家电涨价的外部舆论和消费者心理,提前在2月中下旬启动一轮家电促销活动,通过承诺全年最低价、促销价锁价等承诺和手段,提前抢夺一批用户和消费需求。真正通过打时间差、打价格差的方式,出一批货、再囤一批货,以勤进快销实现"以时间换空间",提升经营利润。

    此外,要善于打好这一轮家电涨价的市场经营牌。家电涨价,而且持续涨价,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家电厂商却可以在涨价通道中持续引爆一轮降价热潮,通过产品的套餐化组合、买大送小、买白电送黑电等经营策略的包装,以及通过"高端降价让利普及、中端价值促销、低端的性价比优势"操作策略,打破这一轮家电市场"千人一面全涨价"局面,实现差异化取胜。

    目前,随着原材料持续的无规则上涨,不断推动着一系列家电产品市场供货价、零售价的上涨。在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家电厂商需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准确的调整经营策略,通过高端降价让利普及、中端价值促销、低端的性价比优势等策略实现差异化取胜,在涨价热潮中把握先机,提升经营利润。

    (来源:家电圈)

    【延伸阅读】

    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就此拉开新商业战争序幕

    家电市场旺季提前启动 企业竞争激烈

    本文地址:https://news.chinabm.cn/jcnews/2017/0217379620.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