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家具制造企业生产骨干和管理干部们眼中的2016年
中华建材网讯:今天已是腊月23,明天就是南方小年了,还在外拼搏的小编是多么的归心似箭。在珠三角大大小小的家具工厂门口,兢兢业业操劳一年的家具人终于背上行囊,踏上回家的路。回首2016年,家具行业可以用五个字概括“无形见有形”。在家具制造企业的主力军――生产骨干和管理干部们眼中,这一年他们有的不仅仅是压力,更蕴含蜕变的希望。
调查:家具制造企业生产骨干和管理干部们眼中的2016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订单量稳中有升,涨幅不大
有订单,企业才能生存。尽管每年都有关于行业的“唱衰”论调,但2016年能运转的家具企业,依然能保持一定的订单量,并能有少量增幅。
“今年平均下来每月的工资,比去年高。”老杨,是一位欧式家具工厂的扪皮工,计件工资之下,每月单量的增加,令他今年的年收入提高。
“今年的订单有少量增长,且每个月都比较均衡,不会像以前淡旺季很分明。”在定制家具车间钻孔的小林,坦言以往的7、8月和国庆假、年前,车间生产任务都会加重很多。今年每个月订单量差距不是特别大,传统的家具促销季、展会季等带来的订单量没有呈“井喷之势”。
经典款和爆款,厂家的吸金利器
简欧、新中式、美式……各种各样的家具风格产品在市面上并存。流行的风格此消彼长,2016年“新中式”风格拔得头筹。
在每家车间的生产线上,同时生产的是各自的经典款,这些经典款因为材质、款式、价格等综合实力久经市场检验;而同时,创新的基因又让家具企业的产品研发不断推陈出新,结合销售前端反馈,推出超高性价比的“爆款”,抢占消费者的钱包,保持品牌在消费着心中的新鲜度。
“现在电商发展太快了,我们生产的家具也越来越偏向年轻人群的口味。”小林说在最近的几个月,都在生产公司的一款爆款橱柜。
成本上涨,内部管理成第一要务
老郑,现为某家具厂厂长。2016年,他接到公司的指示除了要提升总产量外,还包括人均生产效率、品质、成本等关键指标。
“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整治费用增加、产品标准越来越严格等等外界的压力,都向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我们必须自我突破,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老郑告诉小编。
外部形势的倒逼,使“成本”成为企业关注重点。一方面使得制造业的一些看似“基础”的工作被重新提到新的高度予以重视:比如精细化生产、品质控制、提倡“工匠精神”等,车间只看产量的时代过去了;一方面使得家具企业不断增加投入,提高“自动化”水平。机器人、机器手逐渐操作一些工序,减少人工,降低出错率,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016年过去了,2017年已经到来。透过生产端的变化,可以看到家具业的竞争在逐渐回归理性,从跑马圈地式的“抢占市场”逐步过渡到以品质和服务获得消费者的“口碑”;从一切看产量到产量、成本两手抓。
可以预见,未来行业内将有更多“小而有竞争力”的家具企业并存,“利润、现金流”作为家具企业们生存的砝码,必将推动企业扎实耕耘,收获可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
这四方面关系到未来红木家具行业的“去与留 ”
抓住“新零售”风口 家具企业开启全方位体验式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