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陶瓷经济”圆桌对话 行业究竟产生何影响?
中华建材网讯:12月11日上午,一场围绕“陶瓷与经济”的圆桌对话在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厅展开。台湾省中华陶艺协会荣誉理事长苏正立、韩国陶瓷财团展览与艺术原总监徐廷杰、台湾省艺术评论家温淑姿、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河南博物院院务委员文杰等六位嘉宾受邀,分享“陶瓷与经济”的个人见解。
“陶瓷与经济”圆桌对话现场
首届台湾省国际陶艺双年展
台湾省中华陶艺协会荣誉理事长苏正立在发言中说,自2004年举办了首届台湾省国际陶艺双年展,对当地陶瓷艺术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至今已经是第六届了,透过陶瓷的双年展不单单是艺术的一种对应关系,其实它对于一个传统的窑区来讲,也是一种值得我们思考跟面对的问题。
韩国陶瓷财团展览与艺术原总监徐廷杰说,韩国从2000年起就开始做双年展,从未间断过,我本人也一直在做双年展的策划工作,这次见证了河南博物院举办的“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的成功,感到很高兴。他说,博物馆是以展现过去的文物为主,但是通过双年展又重新让过去跟当代见面,那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在展览举办期间,举办各种陶瓷活动,比如在人员流动大的商场、景区举办小型的展出,用时短、反馈快,效果比较好,同时这也是陶艺家与顾客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
“中原地区在宋以前一直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几大名窑的窑址也在河南找到,希望联合其他的古窑瓷,一起申报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窑,实现窑址申报的中国梦。”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在发言中说。
陶瓷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台湾省艺术评论家温淑姿以《徐永旭:以陶瓷为名的当代艺术及其网络模式》为题,以PPT的展示形式说明陶瓷文化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陶瓷制作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在发言中说,河南博物院举办“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是名副其实的,对促进陶瓷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通过陶瓷文化的研究、陶瓷的制作,与陶瓷相关的产业也会相应的有所促进。
河南博物院院务委员文杰说,此次“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的主题为黏土之约,其中的一个平行展为“器物的未来——当代生活陶艺展”在倡导陶艺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目前河南瓷器总的情况来讲可以说是摆件比较多,艺术家的作品进入生活很少,通过这个双年展我们真正带动艺术家、包括年轻艺术家进入家庭,更多的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这同时也是举办双年展的意义所在。
小编总结
现在的陶瓷产品已经进入到消费者的家庭之中,成为家居产品必备的一员。此次开展“陶瓷与经济”圆桌会议,目的就是在于分析发展陶瓷行业,让消费者更加清晰的对行业有个认知。同时,也是鼓励陶瓷企业勇于发展市场,勇于产品创新,造福于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