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行业良性发展遭遇四大阻力
我国衣柜行业发展十余年来历经风风雨雨,到现在成为建材行业的细分行业,期间我国衣柜企业经历了很多困难,但由于我国衣柜行业发展起步晚目前仍然存在了很多问题,衣柜行业要想取得更长远的发展,还得解决这四大问题。
行业缺乏自律凸显竞争无序
衣柜市场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市场规范,鱼目混珠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个别品牌被媒体暴光,业内迅速传播,更有甚者特意将报纸复印放大张贴在店堂显眼处;某品牌老总外出多日,就出现其将倒闭转店的传言。在日常销售中,一些商家导购为达成销售,不惜恶意攻击竞争品牌,甚至对其他品牌进行诽谤。而行业对此现象却有无可奈何,有人士指出,“如果这种现象长时间得不到改观,对行业发展而言会是最大的硬伤”。
事实上,衣柜业的无序竞争还暴露出一个行业自律的缺失,衣柜业因发展时间不长,本土品牌又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所以一直来没能形成一个以衣柜业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协会或是机构。各品牌之间很难有机会相互交流,共同为行业发展而有所为
“本土制造”成为低档衣柜代名词
目前我国衣柜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国外衣柜品牌或者一些大品牌,衣柜产品的生产特性有异于其他行业,但非本土制造必然导致因产品运输等成本增加。同时,普遍规模小、设备差、工艺原始的生产水准,也让本土衣柜业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而在市场现状中,绝大部分衣柜商家都不愿提及产品生产地,一般强调在总部或外部生产。业内人士坦言,这也是南昌衣柜业现实真实写照,毕竟相对其他一些城市而言,衣柜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本土制造”的方向是不会错的,因为对于我国的消费者来说,衣柜的“本土制造”更符合消费需求。例如月兔、欧亚等品牌,也已经具备“本土制造”的一些基础。
“消费回扣”就是行业“潜规则”
自华为衣柜率先提出“拒绝消费回扣”以来,关于行业所谓设计师渠道高回扣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此前,早有个别品牌,甚至是业内领先品牌一直以高返利方式,建立了庞大的家状设计师推介营销队伍。当两种立场近于对立的销售策略,是否反应出衣柜业的市场竞争的残酷?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什么样的衣柜产品需要考虑的仅仅只是价格?
营销是品牌市场竞争的手段,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以提升产品销量,提高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但无论以何种方式销售产品,消费者利益应该是所有成熟品牌、企业必须放在第一位的。否则,消费者最终要让个别不懂得尊重消费者的品牌从市场消失。
杂牌充斥市场品牌陷入重围
来到素有“家居一条街”的孺子路,除了科宝博洛尼等个别顶尖品牌之外,大凡在南昌市场上“有声有影”的衣柜几乎聚集。从金牌、欧派、方太、海尔等全国知名品牌,到欧亚、月兔、好日子等区域性品牌,还有一些处于第二三梯队的衣柜商家,数十家大小规模,风格各异的衣柜门店让消费业主眼花。同时,和衣柜品牌的实力相匹配的是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的优劣程度不一,服务好,品牌大的产品价格不菲;相对价格更实惠的又在产品品质和服务等方面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