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涨 家具行业复苏前景扑朔迷离
中华建材网讯:一年一度的春节已经过去,平静的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迎来一股“返城潮”,“家居人”归来,产业苏醒。虽是已立春,但家居行业寒冬潮却并未过去,家具行业遭遇多重压力,复苏前景依然扑朔迷离。
新年开涨 家具行业复苏前景扑朔迷离(图片来源于网络)
1、新年第一轮涨价
去年国庆,行业从海绵涨价引发涨价狂潮;12月底,行业因环保整治带来涨价狂潮;今年2月,行业因树脂、皮革涨价带来涨价狂潮。多家皮革原材料企业发出《致客户函》,指出受上游树脂、煤、蒸汽等价格上涨,人造革价格平均上涨1元—2元/米。新年第一轮涨价,就这样切入了企业“开工大吉”的喜庆祥和氛围中。
原材料涨价,家具厂将面临更大的成本重压,并将陷入是否将涨价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两难抉择中。
2、正式实施的家具环保“新标”
自2月1日起,由环保部发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具》正式实施。与此前执行的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增加了对皮革和人造革原材料的要求,增加对生产过程中废物回收、处理的要求,调整了对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并增加对产品中可迁移元素和邻苯二甲酸酯的限量要求。
新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不仅仅影响到家具行业,对油漆涂料也提出了新要求,它提高了家具原材料以及漆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从产品来源上把控安全标准。
家具厂对环保设备、人力、财力的投入将会增加,同时电商环保准入门槛再增高,对企业产品的环保性能要求更严,企业的检测费用也会增加。
3、日渐稀缺的高性价比人才
节后,各大家具企业都开始了定点招聘普工。一方面,是补充春节未到岗的员工岗位空缺;一方面是挑选更具高性价比的人才。在劳动力招聘市场上,支持辅助性岗位的人才好招,然而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普工、研发人才、技术类高管则越来越难招。
“现在,有技术的人才不仅需要高工资,还看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文化。”某家具企业招聘主管告诉小编。可以预见的是,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对关键核心岗位人才的争夺将更激烈。这部分人才企业难以掌控,高端核心人才的议价力将倒逼企业提升。
不少学者有先见之明地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应改为“人才服务”。企业应有“服务”视角,方能在洗牌战中争取人才优势。
4、频繁换血的销售岗
一年之计在于春。经过上一年的鏖战,人心思动。市场遇冷,业绩指标只增不减。代理商寻找新的品牌,销售人员寻找新的制造企业。
在庞大的业绩重压之下,家具企业基层销售人员流动量加大,个别企业甚至出现销售高管大换血。
“去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下滑,公司销售高管换了一拨又一拨,往往空降兵还没有熟悉公司,就又走马灯似地撤退了。”一名企业管理人员感叹。前端销售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企业一年的生存和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越是低迷,就越需要逆向思维。高管要满脸微笑,不断给员工信心,给团队活力。更要规划企业蓝图,规划团队梦想。增加福利,加快研发,薄利多销加快商品流通。”
“万事开头难”,今年初家居行业虽未回暖,但企业也不要丧失信心,好事即将在3月到来,那个时候能看见行业复苏的迹象,获得行业前行的信心。(来源:
第一家具网)
【延伸阅读】
2017年 对红木家具企业来讲是不是另一个临界点
浅析:中国家具设计由弱转强的路径都有哪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