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品价格变动如“过山车” 这真的不只怪原材料
中华建材网讯:2016年原材料上涨应该是所有家电人心中的痛,产品滞销、业绩下滑,年末市场惨淡。现在虽已进入2017年,但上涨风波貌似还未消退,不过雪上加霜的除了原材料之外还有另外三大因素也在决策着家电产品价格的波动。
家电产品价格变动如“过山车” 这真的不只怪原材料(图片来源于网络)
环保、安全和质量
重要的是,相对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基本上是可控的,涉及企业生产制造环节的环保、安全和质量则是不可控的。主要受制于政策制定部门和监督部门的查处和实施力度。
首先,就是来自于当前社会环境下的环保压力。这个问题,当前主要还是集中于上游零部件供应环节。包括喷涂、包装等可能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品类上。一旦国家的环保行动加大加强,那么必然会对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生产造成打压,从而连累下游的家电整机生产制造。
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在珠三角的多地爆发,并引发下游的不少家电整机工厂陷入"断料危机",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也受此拖累后陷入"停摆"。
其次,则是来自于安全生产大检查。虽然中国家电产业目前已经出现了五六家的千亿巨头,十多家的百亿巨头。但是在家电产业链的最上游,还有大量的零部件工作,多是家庭作坊和手工作坊,带来的结果是对于环保的轻视。同时,对于安全生产的忽视。
当前,很多上游的零部件工厂不仅是以手工为主,而且完全没有建立安全生产机制。一旦国家展开严打严查,并且整顿相关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厂,那么必然会拖累一大批的下游工厂。正所谓"蝴蝶翅膀"效应,很难把控。
再者,基于整个国家"品质革命"下的质量利剑行动。这其中涉及到工商部门的市场抽查,质监部门的工厂抽查,以及国家和省市部门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市场抽查,重点就是要对市场上的家电产品质量进行抽查,要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
电商平台对伪劣产品打击和淘汰
同时还有来自于阿里、苏京、苏宁等电商平台对于伪劣产品的打击和淘汰。这共同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响应下的家电质量利剑检查,并且对于不合格产品和企业将采取黑名单和重罚措施。
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环保督察、安全生产、质量检查,本质上都是基于国家政策下的统一战略部署和行动。最终的目标,是推动家电行业进入门槛的提升,加速家电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落地。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整顿家电行业存在的乱象,剔除不敬业的、滥竽充数的企业,淘汰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从而实现我国家电产业变大变强,走向成熟发展之路,愿2017年家电行业在危机中能凤凰涅槃!
【延伸阅读】
智能电视涨价潮已到风口浪尖 空调业有望调整方向
“而立之年”的家电行业 如何顺利的走好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