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甄选家居建材赚钱好项目

    今日报名:12430天报名:25647

    湖南长沙周女士 3分钟前 咨询 品牌加盟客服

    成品家具资讯 >家具企业该如何破解电商的恶性竞争“潜规则”

    家具企业该如何破解电商的恶性竞争“潜规则”

    2016-11-10 16:33:12 建材网 责任编辑: 小蜜蜂疯狂 浏览数: 手机访问:建材网

    家具企业该如何破解电商的恶性竞争“潜规则”

    中华建材网讯:2016年,电商不在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经走进了各行各业,家具行业也不例外。从诞生伊始,家具电商承受了多少赞美,也就承受了多少质疑——假货充斥、产品低劣、虚假报价、逃避税收……不过,家具电商仍不失为家具行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家具电商一路开疆拓土、高歌猛进,这些标签如影相随。如今,家具电商是时候该撕掉这些标签了。

    摆脱假货在电商土壤中的肆意滋长

    因为假货泛滥,中国的电商企业屡遭一些国外机构的质疑。阿里巴巴集团回应说,截至2016年9月,参与淘宝打假系统的商家是上一年的2.5倍多,在阿里巴巴的帮助下,一年时间内约675个假货生产点、仓储点和销售点被关闭。

    北京市***网络交易监管处处长陈建平说,假货不是电商的原罪,但却被电商无形放大了。平台公布信息时应该将关闭的店铺、售假者信息公示,通过技术手段让售假的人没办法“换个马甲继续干”。

    互联网专家方兴东指出,电商平台是假冒伪劣集中的受益者,平台打假只是减少收益,并没有因为售假得到惩罚和受损。不是售假多就损失多,从机制上来说,这是失灵的。

    宁夏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邱杰建议建立电商平台打假联动机制,只要一家电商平台上查出了假货,这家供应企业的货品就不能在其他平台再销售,要下架。通过互联网企业自身的严格自律,强化诚信制度,摆脱假货在电商土壤中的肆意滋长。

    低质是家具电商发展的必然阶段

    河北某公司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其实厂家也很头疼,商品质量差、利润低、退货率多,差评率高,长期形成了恶性循环。”她说。

    国家****今年10月份公布了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情况,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其中大多数为内在质量不合格。显然,仅靠产品抽检不足以概括全貌。除了产品抽检,能否对电商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有效监管?

    陈建平介绍,此前北京市工商部门曾与某互联网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将北京市4100多家涉嫌无照的商业网站一一对应到搜索结果,用户在搜索时就能看到工商部门做出的消费提示,这样有的网站连一单生意都没有了。“这说明目前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实现对电商平台的监管。真正让消费者参与共治,要让政府相关部门将信息有效传导给消费者,合理加强监督。”他说。

    电商究竟该不该全面征税

    是否要对电商全面征税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议不断。“电商该不该征税是个伪命题,法律从来没有规定哪类企业不能征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谢波峰说,一些电商企业没有申报纳税的情况是存在的。

    专家说,电商平台在纳税方面相对规范,但在平台上经营的百万甚至千万量级的店铺,有些原本是正常登记注册的企业,却在线上通过自然人身份开店逃税,已经成为业内潜规则。这些伪装成自然人的网店,不在工商部门注册、无法被纳入税收征管范围,严重影响了税收公平,最终损害的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未按规定纳税的交易规模有多大?可以带来多大的税收空间?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电商商品的品类极其复杂,每种商品的税率不同,尚无法准确估算。然而,目前把全部电商纳入税收征管难度颇高。问题出在哪儿?

    “比如个人开网店,你卖什么东西政府监管部门不完全知道。你开了几个店,监管部门也不尽知晓。”谢波峰说。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由于电商开店数量、交易额等信息都由平台掌握,有的平台以商业秘密或卖家个人秘密为由不向工商部门提供数据,同样税务部门也不掌握信息。连基本的信息都无法准确获取,何谈税收征管?

    有电商企业宣称,如果对占绝大多数的小网店征税,中国的电商会很快死掉。不过有专家称,这是个伪命题,如果信息全透明,小网店完全可以享受减免税政策。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认为,电商纳税应该走向法制化轨道,希望能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的电商平台抽成达20%至30%,即使卖家没挣一分钱,也是要交佣金的。相比电商平台的抽成、流量、搜索排列等成本,税收在网店的成本中只占很小部分。”

    价格欺诈缘何无法终结

    北京市发改委官网日前通报了北京国美在线30多个商品存在虚构原价、虚假促销,诱骗消费者,并开出20万元的罚单。该平台玩“价格猫腻”,例如某款家具的页面标示“原价2098元,活动价1598元”,而该商品在促销前的原价仅为1198元,反而比活动促销价还低。

    按照《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的要求,不得发布虚假广告、不得虚报特价揽客,实施有价无货的欺诈行为。不得先涨价再打折,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禁止以假劣商品为赠品进行促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花样百出的虚假价格促销,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使电商企业陷入畸形拼价的恶性竞争,对电商市场的生态环境和商业信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苏宁云商COO侯恩龙说,消费者从起初的单纯看价格,已经过渡到追求品质、服务、重视购物体验。电商平台的价格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低价,而是更多地拼实惠,背后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和大量的自营量来支持。“亏损不是互联网企业的标签,如果亏损,哪有钱做服务和技术产品创新?”侯恩龙认为,搞亏损补贴、烧钱模式甚至不断圈钱是没有生命力的商业模式。真正的企业竞争要依靠建立自己的核心供应能力,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

    恶性竞争“潜规则”咋破解

    数据造假、平台**等手段在一些电商平台普遍存在。一些小电商反映,开网店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不玩这些“潜规则”就经营不下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周辉说,网店的长远发展最终要依靠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这些“潜规则”用多了,网店最终也会“玩死”。

    目前,网店的违规成本相对于所得明显偏低,也导致**炒信等违法行为难以根治。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违规成本,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促销活动组织者和经营者要严格落实促销信息事先公示、平台进入把关、促销信息记录和保存义务,不得限制、排斥竞争,攻击贬低竞争对手,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禁止采用虚构交易、成交量或者虚假用户评价等虚抬商誉的方式进行促销。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说,相比实体经营,网购更需要信用支撑。电商的炒信行为,严重破坏了网购的信用体系。国家****副局长甘霖表示,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规则,尤其要完善信用评价规则,消除“刷好评”“炒信用”等不法行为的运作空间。

    总结

    在一个互联网化的巨变时代,对传统的家具企业来说,危机感或者还没有那么迫切和深重,但“不触网会死,触网可能死得更快”的揣测同样让他们焦虑、纠结、痛苦。未来正在发生,我们躲避不了。封闭的环境已经被打破,曾经成功的经验会变成桎梏。这里有诱惑,有陷阱,有风险,更有未来。但未来远没有被定格。因此,小编认为,家具企业若能多多思考,做好产品,坚持自己的原则,那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光明。

    本文地址:https://news.chinabm.cn/jcnews/2016/1110315171.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