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家电“砥砺前行” 唯有质量能保企业走出“寒冬”
中华建材网讯:现春节即将临近,家电卖场的各类促销活动都吸引着广大消费者们的眼球。然而回顾家电市场过去的这一年,自燃、爆炸、召回,缺陷家电层出不穷,尽管砥砺前行,但尴尬处境何时破冰,仍是未知。还未走出资本、生态、转型围城的众多家电厂商,就似乎已在质量围城中沦陷。
缺陷家电“砥砺前行” 唯有质量能保企业走出“寒冬”(图片来源网络)
缺陷家电:“先天”难防 “后天”难辨
在历年的消费投诉中,家电产品常年维持着国内第一大消费品的投诉量,近年来更是显著激增。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2015年度商品大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量排名第一位,总投诉量达110552件,投诉比重占到17.29%,远高于第二名服装鞋帽类的47047件,投诉占比7.36%。另外,据1月10日合肥市消保委公布的2016年全年投诉受理情况显示,在受理的900件消费者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产品相关投诉依然处于霸榜状态。而大多数的消费纠纷,都源于产品的质量问题。
这些家电产品的质量问题,除了显著的硬件缺陷,还存在着一些很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隐性设计缺陷。在隐性缺陷爆发后,维修人员不会将之当做质量问题受理,而是归结为操作习惯、操作不当来处理。这些遭遇,让消费者有苦难言。
早在2011年,西门子就因产品的隐性缺陷引发“冰箱门”事件(因产品设计缺陷而使冰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不上门),以至于出现罗永浩砸冰箱这样的“暴力”抗拒事件。其实这也是消费者出于无奈无助、忍无可忍的怨愤,试图引发有关方面的注意,以达到“曲线维权”的目的。
家电行业——围城未破 再遭沦陷
家电行业身处寒冬,整个行业并不景气。为应对行业的整体低迷状态,家电企业陆续开启了各自的转型动作,将推动生态智能当做过冬的“暖炉”。尽管炒热了生态智能的概念,但对家电市场的拉动作用却差强人意。
继三星手机、洗衣机轮番上演爆炸“大戏”之后,美的热水器也跟紧脚步跻身“爆炸门”。在转型推动生态智能的路上,知名厂商频频沦陷,难逃黑色事件硝烟的侵袭。三天一爆炸五天一召回,这似乎成了家电业的常态。小质认为,突破家电寒冬,不是价格力度与转型战的博弈,而是质量的比拼。也唯有质量,才能让深陷迷城的家电厂家突围。
在寒冬中,家电企业应认清竞争转型的本质,脱掉推广吹捧的高帽。讲故事的好口才仅仅是锦上添花,只有一流的产品质量才是王道。无“缺陷”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缺陷家电“先天”难防,“后天”难辨。家电企业唯有保障好质量,才能让深陷迷城的家电厂家突围,对家电行业才能走出寒冬,对于未来家电产业的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来源:华质检测平台)
延伸阅读:
温州家电、苍南家电齐心协力 一同打造中国家电行业发展
家电企业能否站到新风系统的风口上?
告别冬夏两季 今年家电企业将迎来春天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