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遍布大家具企业 这是要爆发的节奏?
中华建材网讯:在经济下行、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能够预见家居市场的下一阶段发展领域主要来源一是年轻人,二是三四线城市。最近,小编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一些小城市的家具市场以前都是小作坊生产的不知名家具产品,却突然增添了许多新成员。其中,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品牌?这是小城市要爆发的节奏吗?
小城市遍布大家具企业 这是要爆发的节奏?(图片来源于网络)
90后逐渐成为社会劳动力新生代
当80后进入而立之年,90后逐渐成为社会劳动力新生代,市场的消费主力便从务实的60、70后转移到新锐的80、90后。这一群体是互联网的常住人口,喜欢的是新奇、个性化的东西,现阶段市面上同质化泛滥的家具产品必然难以取悦他们。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企业或许可以尝试在品类、设计风格等方面进行调整升级。
而在终端市场,物流发达、人口稠密、消费能力高的一二线城市向来是企业争锋的主要阵地,此前更有传言,占领了一二线市场就等于占领了主场。但当拾金者集中涌入,蓝海也会变成红海,如今一二线家具市场表现出疲软的态势,卖场过剩,租金上涨,利润摊薄,品牌竞争白热化。与一二线市场的饱和相比,三四线城市表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这缘于三四线城市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以及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政策的倾斜、网络技术的普及资本的入驻使得三四线城市的发展近年来呈现焕然一新的景象,伴随而来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家具的刚性需求呈现出可观的增长幅度与渐趋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其次,经营成本低。作为新兴市场,三四线家具市场具备了土地租金低、用人成本低、营销成本低、对中高端家具的需求在上升、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发展条件,且目前大多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市场格局,“后来者居上”的可能性很大。
再次,企业、卖场下沉三四线城市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早在前两年,下沉三四线城市的热浪就已在家具行业风靡,并且不少有前瞻性的企业早已布局三四线市场,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既成运营管理系统。在主动接受与被动接纳的双重推动下,多数三四线城市已经做好了承载卖场和企业下沉的准备。
对于企业而言,找准市场的切入口,才能一击即中。如今,各种数据与迹象都指向三四线城市即将接棒一线城市成为家具行业增长的主场。家具行业想要摆脱内外交困的境地,亟需企业和品牌商去转型与创新,实现一次真正的大换血。
具体的应对之策,小编以为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重新梳理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清主次,明晰专攻某一市场还是每一个板块都涉及,把重心放在一二线市场还是三四线城市,用户群的定位是稳重保守的老一辈还是锐意新奇的年轻一代抑或两者兼顾,然后有重点有层次地一一突破,避免疯狂烧钱却无实质性成效的价格战。
二是有针对性地研发和生产符合三四线消费者生活习惯的产品。目前看来,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城市居民对品牌意识的选择有所醒悟,但是与一线城市相比还是大相径庭,如果一味把一线城市的管理、营销方法复制粘贴到三四线城市,很难取得卓有成效。但如果企业能够在产品的设计、功能上融入当地民风的元素,从心理和情感上优先获取认可,相信消费者不会不买单。
三是融入当地文化,进行一些接地气的营销活动,打造品牌的亲民形象,让产品深入人心。
有了以上的分析和发展方向,家具企业是否知道该如何发展市场了呢?
【延伸阅读】
未来风口已来 家居业跨界潮兴起
分析家居建材行业发展 突破企业“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