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标志着建材O2O爆发期开始 地板做到了哪些
中华建材网讯:目前,地板行业已经相对回暖,但是行业竞争仍然是激烈的。2016双十一过去一月有余,地板品牌凭O2O勇夺家装主材大类目第一名,这让大众对建材O2O有了新想象,在依赖O2O方能做好电商的品类中,地板是最后一个到位的,这个双十一标志着建材O2O由引入期,转到了竞争期,也是其爆发期的开始日。
一个“三输”的鸡肋
笔者先和大家分享一家公司的真实案例:这家公司2014年之前电商发展的目标只是为了跟随,因此并没有大力发展。随着2014年年底O2O迅速升温,这家公司也迅速调整战略,全面推进电商发展。但是随着电商订单越来越多,他们不喜反忧,因为经销商的投诉也越来越多,经销商抱怨公司电商抢了他们的订单。因此2015年春季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这家公司迅速调整电商战略,喊出了“电商不卖货,只为经销商服务”的口号,迅速得到经销商的接纳与拥护,由此展开了这家公司O2O的序幕。自春季会后经销商分批上线,参与到电商订单的服务中来,享受服务增值的利润,由于经营主体变成了经销商,因此他们与电商中心沟通顺畅,投诉电商抢单的情况越来越少。
笔者和大家分享这个案例是想说明,O2O作为时下最热门的通路,很多企业在开始的时候线上线下都是割裂的,以为线下加线上肯定能争取更多份额,往往做下来是线上不赚钱,线下抱怨多,客户不买账的三输局面。客户往往是看中了线下产品却享受不到线上的价格,看中线上的价格却享受不了线下优质的服务,客户反而对品牌产生了诸多抱怨。
我们再来看今年双十一天猫做的新尝试:
1、“特权订金”——将线上流量勾到线下的钩子
2、“特权订金”的阶段成果——我们先实现一个小目标:
据笔者对天猫几家O2O发展较好的商家的调查,有了这个特权定金后,他们的经销商从被动配合公司电商安装,转变为积极问电商要单子。据他们反映,购买特权订金的客户到店里体验咨询后,约90%以上的顾客在店面实现购买,这中间大部分的顾客直接在店里实现成交。除了订单以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因为经销商的积极性提高了,所以体验和服务做得相当好,大家可以去看下做得好的店铺,O2O特权定金这款宝贝的评价,现在更多的是点名表扬导购,表扬安装工,使他们优质的服务立体的呈现到其他准客户面前。
短命的爆发期
单从上述事情本身来看,讨好客户已经做到了极致,本应对这个O2O有很好的期待,但把建材O2O放到大家装这个层面来看,却发现它的发展是有窗口期的。
骄傲的是:建材O2O中国走在了世界前面,悲哀的是:建材O2O的终结者装修机构在加速成长:客户最终需要的是:装修服机构一揽子解决装修的所有问题。
据此认为国内建材O2O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待装修机构服务能力成熟以后,建材O2O必将式微,笔者将这个爆发到式微的。
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爆发阶段
建材O2O进入高速发展期,地板作为建材中最后一个入场O2O的品类,今年双十一当天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相信双十一后会有更多的地板及建材品牌加入O2O这个队伍中来。这个阶段是建材O2O的高速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去平台化阶段
当所有品牌都入驻电商平台后,就会发现平台的流量红利消失了。实际上现在电商平台的流量增长已经很缓慢,这就会导致企业在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提高,那么第二阶段就会出现去平台化。大的品牌凭资本优势和老客户群优势,会转向自建电商平台。目前尚品宅配已经开始这个阶段的探索,这也是欧美主流品牌的做法。
这个阶段可能介入O2O晚的品牌都不要经历,因为他连入驻平台都不需要了,还提什么区平台呢。
第三阶段:式微阶段
随着装修机构的发展和完善,他们会为客户提供从设计、施工到主材采购的一揽子装修服务,主流客户会直接向装修机构采购主材和装修服务。这时O2O中经由经销商给客户服务的部分会降低,造成了建材O2O事实上的式微。
主流的服务客户的流程会转向F2B2C——工厂直接服务装修机构,装修机构集采主材,然后服务顾客。因此这个阶段F2B2C会成为主潮流。
通过上面三个阶段的推演,我们认为O2O演变到最后,最终会随着装修机构的成熟,而逐渐式微。更能让客户享受一揽子家装体验的F2B2C模式会崛起。
建材O2O——留下了啥?
说来惭愧,笔者真的是只知道地板行业的那点事,所以今天说的这个事,还是要用地板行业的例子做引子。
引子:
在地板行业蓬勃发展的这二十几年,有两件事情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一个是Unilin公司的锁扣专利,一个是大亚高密度板基材,可以说这一个技术专利,一个原材料,都在不同的时期定义了地板行业。
Unilin公司的锁扣专利,定义了我们国家地板出口的标准,就是出口的锁扣地板必须交保护费给Unilin,当年败诉有媒体打出了“屈辱史”的标题,可见落后总是要挨打的,无论我们留没留小辫子。
大亚基材则是一种品质的定义,你走进哪家地板专卖店,导购员都会告诉你我们强化地板用的是大亚基材。
引子写这么长,是因为笔者认为一个新的定义行业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但我们大部分品牌商家却熟视无睹,不光是地板品牌,所有的家装主材品牌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点。在揭晓最后答案前,再铺垫一个引子。
第二个引子:
这要把我们的主角,建材O2O请上场了,因为在O2O前,我们生产,经销商销售,一条龙的流程相当娴熟,大家相安无事。但O2O初期,经销商不愿帮线上接送货和安装,这就导致了两个变化,第一个是长途物流公司被逼,磕磕碰碰中提供最后三公里配送和上楼,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刘强东那样的高瞻远瞩者,凭优质服务垄断建材的长短途和上楼服务,这是后话,今天不展开了。
但第二个变化就比较微妙,经销商原意是想靠这个把公司的电商扼杀在摇篮之中,不曾想无形之中培养出了个未来的竞争对手。这个竞争对手就是全国性的第三方安装公司的兴起。
在安装这个点上,最早形成第三方安装的是对安装依赖较低的行业,比如电工顺手把灯安装了;木工顺手把门锁、铰链安装了;水电工顺手把卫浴、五金安装了。所以这几个行业电商发展的最活跃,经销商遭灾最严重,最典型的就是装饰城普通照明的店铺减少,面积减少。
因此笔者认为这个新的定义行业的机会就是——安装。
总有一天,就像国外的海关在你清关的时候,会问“锁扣专利交了没?”亦或客户问导购“你们是大亚基材吗?”他们会问出一句:“你们是某某安装公司安装吗?”
写到这里可能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和上篇预测的F2B2C有背离,因为将来的安装服务是包含在装修服务里的,笔者认为将来的装修机构是类滴滴打车式的资源整合者,而非目前大而全想对每个节点的工人全控,实则全部不可控的臃肿的怪物。
安装独立运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我说他是O2O的遗产,是因为O2O加速了这种独立运作的趋势,再从风投的角度去看,笔者有时候事情看不明白的时候,就会找找围绕这个事情的风投情况,因为风投的分析员要对老板的投资负责,对项目评估的好换又直接关乎自己的饭碗,因此笔者总觉得风投的方向,比只为自己稿费服务的专家要强。去年是互联网家装获得风投的鼎盛时期,一个两亿美金,一个1.7亿美金,此后就清净下来。我们要相信风投的敏锐,笔者看好安装,因为今年神工安装获得了雷军的顺为资本领投的1500万美金,算是今年为数不多的家居获得大手笔风投的案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