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装修”成热议话题 瓷砖企业如何重新操盘?
中华建材网讯:近期,陶瓷行业的负面消息不断。这边传来“雾霾停产”,那边传来“欠薪倒闭”,再加上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和运输新政等引发运费上涨,让整个陶瓷市场一团糟。2016年的行业洗牌早已进行,“全装修”成为近段时间热议话题。面对如此浪潮,瓷砖企业该何去何从?
毛坯房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9月10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从2016年10月1日起,浙江省各市、县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鼓励在建住宅积极实施全装修。而今年5月1日起,《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根据条例,到2020年底,浙江新建多层和高层住宅将基本实现全装修,也就是说毛坯房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什么是全装修?住建部2002年出台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中解释: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毕,厨房与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
早在2008年7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继续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建住房〔2002〕190号),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要根据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的目标。
除浙江外,上海市住建委在8月18日提出,从2017年1月1日起,凡出让的上海市新建商品房建设用地,全装修住宅面积占新建商品住宅面积(三层及以下的低层住宅除外)的比例为:外环线以内的城区应达到100%,除奉贤区、金山区、崇明区之外,其他地区应达到50%。奉贤区、金山区、崇明区实施全装修的比例为30%,至2020年应达到50%。本市保障性住房中,公共租赁住房(含集中新建和商品住房中配建)的全装修比例为100%。实施的全装修住宅工程,以单位工程(幢号)为计量单位。
而2015年10月31日起,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及自住型商品住房全面实施精装修成品交房。2015年,南京出台政策,要求主城区新建住宅项目中50%要建精装修房,购买精装房公积金贷款可多贷20%。2016年6月14日,在山东省政府资讯办召开的资讯发布会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资讯发言人耿庆海介绍,到2017年,山东17市新建高层住宅实行全装修;到2018年,新建的高层、小高层住宅全部淘汰毛坯房,实行精装修,让人民群众住上安心房。2016年7月,河南明确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新建商品住宅今年起告别毛坯房,到2020年河南全省新建商品住宅基本实现无毛坯房。随着上海、浙江等一线城市陆续发布清退“毛坯房”时间表,“全装修”时代已然迫近。
据日前对全国253个重点城市的新开盘精装修房数据监测显示,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精装修市场整体形势良好,受去库存政策影响较小,上半年精装修市场规模45.2万套。三、四线城市精装修占比已接近四成,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精装修房呈现6:4现状,预计2016年总体市场将保持15%的增长趋势,总体市场需求规模将超过95万套。从开发商住宅拿地情况来看,上半年共成交1.7万宗住宅地块,总建筑面积约4.1亿平方米,其中一线城市占比仅1%,成交地块多集中在二线经济发达城市和内陆的省会城市,未来随着精装修房政策的普及,精装修房市场将会由沿海向内陆全面铺开。另一方面,有数据显示,在美国、日本等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的国家中,精装房在住宅中的规划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而在国内的大多数城市,精装房占比只在10%-40%,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精装房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加强整条产业链的合作,努力打开销售突破口
“毫无疑问,如果全装修推行,受影响最大的将是陶瓷零售商的销售。”有业内人士表示。据悉,此前厦门全面推行的精装房政策,对当地陶瓷零售端的销售造成很大冲击,部分商家因不堪亏损,最终选择退出。
随着“精装房时代”的到来,为了使产品能进入精装房市场,一些企业主动与家装公司合作,通过给予返利,借道营销。 利用家装公司的设计师环节,直接把产品加入精装房装修的清单上,从而避开高成本的卖场渠道。在这种模式之下,家装公司也能以较低的价格把产品提供给开发商。而许多瓷砖企业早就开启了与线上线下家装公司的合作模式。
压力很大,利润很低,“蛋糕”确不好下咽
不过,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精装房市场只是“看上去很美”。与精明的房地产开发商联手赚钱,当然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尤其对规模和管理实力不强的企业而言,压力很大,利润很低,这块“蛋糕”确实不好下咽。
据佛山一品牌王姓经销商表示,开发商通常是通过招标方式采购精装房的配套用品,以最低价中标,但往往给出的低价低于中高端产品的成本价,这样中标企业的利润一般都很低。“虽然可以省掉流通环节的成本,但一般利润很低,几乎接近出厂价给到房地产商。” 他还透露,想和开发商合作,还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实力,需要前期垫资,但这样风险很大。“一旦开发商手中的现金流吃紧,自己承担的利息压力就很大,如不能及时结款,很容易亏本。”据了解,开发商对家居企业的付款方式通常为前期预付30%,货到现场后再支付30%,安装验收合格后再支付35%,一年之后再支付5%的质保金。由此可见,手中现金流有限的公司,一旦无法及时回款,便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5年我国家装市场需求格局中,商品房装修需求为72.8%,旧房翻新装修为19.5%,精装房改造装修则为7.7%。市场很大,而且“全装修交付”并不是一蹴而就,企业关键在找准自己的路。小编也相信,如果装修交付这一愿景成为现实,对于软装行业来说必定是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