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甄选家居建材赚钱好项目

    今日报名:12430天报名:25647

    湖南长沙周女士 3分钟前 咨询 品牌加盟客服

    成品家具资讯 >把脉红木行业发展趋势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把脉红木行业发展趋势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17-11-11 17:38:42 建材网 责任编辑: 宝马震动 浏览数: 手机访问:建材网

    把脉红木行业发展趋势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红木市场上常用的几大红木主力原材料均进入国际公约管制,红木材料迅速上涨。而与此同时,市场上红木家具价格与材料倒挂的现象比较普遍,令行情显得扑朔迷离,红木行业未来行情走势会将如何?红木家具是否值得收藏?材料的将会对红木市场与消费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五位红木行业大咖做客北京国际设计周,论道中华世纪坛,以专业的视角讨论红木家具消费热点与发展趋势,研判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探究“红木家具是否还能那样红吗”?

    主持人: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展之际,我们邀请到了红木家具行业的精英嘉宾,大家一起来畅谈红木家具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大家都知道,近一年来,红木家具那是相当“红”啊,各种材料和家具的价格涨幅令人咋舌,很多人都在心里有个疑问“红木还能那样红吗”。对此,我想请教一下杨波先生,作为中国家具传统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您是如何看待红木材料的行情和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的?

    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波
    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波

    杨波:最近市场上的材料价格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半个月来,变化彰显得最明显的是大红酸枝,甚至出现了类似2013年(因老挝大红酸枝的禁令而引发的抢购)的情形。大家都以为市场沉淀了这么多年,已经能够比较冷静,结果仅仅半个月时间,形势就变了。其他的材料也在上涨,但没想到会这么火爆。这种价格变化反映了一些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感觉木材以后会越来越难进口。半个月以来,(大红)酸枝的价格就涨了四五万。昨天见了几个材料商,报价又令人大吃一惊。就连白酸枝也涨了不少,三个月以前2.3万到2.5万(一吨)的材料,现在的价格也涨到了3.5万。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如果慢慢涨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实很多企业还在消耗库存。我之前也说过,“面粉比面包贵”是不正常的,这种现象经历了大约三年时间,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另外,随着政府环保力度的加强,打压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小企业,对一些品牌好的大企业其实是一种机会,它们的发展空间更大了。

    主持人:那么,按照这种上涨幅度,红木市场未来会出现抢购风潮吗?

    杨波: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现在的市场变得更加理性和平稳,持续的上涨有,但也不太会出现类似于2013年因老挝大红酸枝的禁令而引发的抢购大潮。随着各国的禁止出口,我们的行业会面临瓶颈。传统的红木材料越来越紧张,只能寻求别的材料比如非洲材料,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些新的材料价格便宜,虽然稳定性不及常用的红木原料。因为国内需求量这么大,国内企业的材料消耗远说也就三五年时间,所以要寻找合适的替代材料。这也符合市场上年轻一代的需求。比如有些人偏好新中式的家具,那么用这些新的非洲材料做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一块的需求量大,前景还是非常大的。一些新颖的款式,如果用名贵的红木制作就不太现实,一来成本较高,二来尝试的代价高,因为红木家具行业除了仿古家具坚持传统的样式,新式的潮流也就是几年一变,那么对于这部分家具更适合用价格便宜些的材料制作。

    主持人:请杨总再给我们分析一下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您认为未来哪种红木材料的上涨潜力最大呢?

    杨波:我一直认为,白酸枝,也就是奥氏黄檀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权衡一种材料未来的上涨空间,要从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第一,看它的历史传承,白酸枝的在家具制作上使用得比较早,明代晚期的时候就已经有它的影子,第二,看材料的储备量。红酸枝,老挝、缅甸、柬埔寨这些东南亚国家都有,唯有白酸枝只生产于缅甸。材料的储备量少,物以稀为贵。第三,消费者的反馈。我们的企业从前年开始出售白酸枝产品,销售情况也显示很多消费者非常喜欢白酸枝家具的色泽、工艺和稳定性,白酸枝家具的色泽和花纹搭配对工艺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综合来看,白酸枝的上涨潜力应该能超过其他所有材料。

    主持人:嗯,杨波先生的分析有理有据,干货很多啊。接着杨总的问题,我想请教区总,近几年,就企业的销售情况来看,消费群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广东省中山市区氏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区锦泽
    广东省中山市区氏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区锦泽

    区锦泽:我觉得现在的消费群体有年轻化的趋势,当然最大的变化是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化了。比如,我们区氏臻品目前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高端消费群,消费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购买家具时也显得更为理性。因为很多红木材料这十年来已经翻了十倍百倍,比如酸枝木家具,以前是中端产品,现在也变成了高端消费者的选购对象;加上经过了几次金融风暴的经济波动,现在的消费者在选购时变得更加慎重。比如公司的实力、发展潜力、品牌的售后、产品的选材、工艺细节等等都是消费者综合考虑的要素。根据消费群体的变化,我们也在不断地做一些相应调整,工艺上的要求越来越高,销售推广上引导消费者更深入地理解传统家具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和艺术价值,将我们的展厅进行空间升级,让消费者看到传统家具是如何与现代家居环境结合的。

    主持人:区总不愧是年轻有为的青年企业家,对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趋势和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把握地很到位啊,谢谢区总的精彩发言!接下来我想问问葛总,您是如何看待对红木市场未来的趋势的呢?对消费者或者投资者来说,红木家具是否具有投资升值的潜力呢?

    浙江省东阳市盛世九龙堂总经理 葛洪亮
    浙江省东阳市盛世九龙堂总经理 葛洪亮

    葛洪亮:排除外部干扰后,理性分析红木市场走势,我一直抱着乐观的态度。首先是资源的稀缺性方面。红木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品,既有稀缺性,制作成家具后又有文化承载和极高的艺术性,与其他高端资源品近年的价值升幅相比,潜力依然很大。材质的稀缺性让目前的黄花梨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未来几年,紫檀、老红酸枝、紫光檀也都会面临同样的处境,由于原产国存量减少、国内红木产业和高端市场需求增加,红酸枝三五年内会赶上原来紫檀的价格,紫光檀也将会有很大的涨幅。其次是投资升值空间,现在不少人只看到了房地产调控的副作用,但在房地产、股市投资搬家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有不少资金已经开始抄底红木市场。

    主持人:好,我们都跟着葛总去抄底,大家一起发财!哈哈(全场大笑)!邓总,作为行业的资深人士,您觉得目前的红木行业是一个怎样的形势?现在很多定制家具都在偏向于做新中式,很多人觉得红木家具做新中式存不少问题,您觉得这一块未来将会是怎样一种发展方向呢?

    《中国古典家具》杂志总编 邓雪松
    《中国古典家具》杂志总编 邓雪松

    邓雪松:从市场行情来看,红木家具行业要回到五至十年前那种整个行业一哄而上的发展形势是不可能了。那个过程是我们行业从无到有的过程,走过了20年左右的时间,在二十年前,行业内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作坊式经营,没有行业规模,没有产业集群。红木行业的规模和产业集群,是最近上十年才形成的。红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是政府主导规划的结果,而是市场自然选择和消费需求的结果。在仙游、东阳等产业区里,很多人是看到了财富的聚集效应后,才纷纷进入这个行业,最后才逐渐形成产业区。全国到底各大红木产业集群都是民间现行,政府后动,相互配合的结果。今天,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可能再会形成第四个产业集群,不可能在某个新的地方再出现类似仙游、东阳这样大规模的产业区。这也同时预告着以前批零兼营、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需求的模式已经过去了。另外,红木家具在整个中国家具体系中的定位,不是普通的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家具,价格是一个巨大的门槛。我觉得,把红木家具定位为老百姓都能用得起、都能买得起,这是错误的,因为材料无法支撑。材料是一柄双刃剑,以前材料上涨使我们行业规模迅速壮大,每一个人,只要是从事红木行业的人,都能够赚取第一桶金。不管你是做材料,是做家具,还是卖五金,或者卖机械,大家都可以赚钱。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做红木家具行业的人,没有赚到钱的人极少。这是因为材料上涨,带动了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和消费人群的扩大。而现在恰好相反,材料上涨,会把很多企业赶出去,会使整个产业规模和消费人群缩小。因为材料上涨之后,对企业的资金会有要求,对产品制作实力有要求。以前消费者花两万块钱买一张红木桌子,可能会不以为然,对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程度不会过于纠结。但是当红木桌子涨到两百万一张的时候,很多消费者会变得特别的挑剔,而很多企业也根本不敢制作了。就像现在的黄花梨家具,今天全国还敢做黄花梨家具的企业已经很少很少。企业会顾虑,如果做出的家具卖不掉怎么办?材料的上涨,在这一轮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是一种完全相反的效应,所以我说材料是一柄双刃剑,市场未来会因此而发生很多变化。第一,传承明清的仿古家具会继续往传统深入,会产生一些艺术收藏级别的家具,这些针对的是高端客户群,有金字塔的塔尖。第二,泛明清家具,这些家具既像明式,又像清式,但又不是很完整的明式或很典范的清式,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都是处于这种状态,这方面的市场将会迅速萎缩,我估计未来将会萎缩20%左右。第三,是刚才提到的新中式家具,新中式是一种趋势。但我所说的新中式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新中式。我们现在其实根本无法定义新中式,因为没有一个成功的样板,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体系。

    主持人:邓总的分析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让我们大家都深受启发啊。接下来想请问王总,您的企业是如何应对这些消费需求和产品风格的变化的?

    福建省凯丰里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良达
    福建省凯丰里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良达

    王良达:我在经营打理企业的过程中,经常有机会和一些国外的家具设计师交流碰撞,他们一些前卫的设计思想理念常常会给我很多启发和灵感。经过从业以来这些年的实践和摸索,我逐渐萌生了做“混血家具”的想法,在东方美学的基础上加入西方家具的设计元素,进行东西结合、中洋合璧式的改革创新。这种“混血家具”不仅要颠覆传统家具的模式,也要颠覆目前所谓“新中式”家具的概念,这将是我的企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红木家具行业里做传统仿古类家具占比很大,在这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可以说早已是一片“红海”,而我做这些迎合80后、90后的消费人群的“混血家具”,也算是规避竞争,对市场进行区隔和细分,进入行业新“蓝海”的一种尝试和策略吧。现在的“新中式”家具与板式家具有一种隔阂,而“混血家具”正好将这种隔阂作为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是我未来的一种尝试,不管将来能否在行业中落地,我们行业都应该要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大家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和可能来应对未来市场消费方面的变化和挑战。未来的家具审美需求是什么趋势,只有消费者才懂,我们自己并不懂,我们只能不断改变,努力去迎合这种趋势和需求。

    主持人:做“混血家具”,在东方美学的基础上加入西方家具的设计元素,王总的想法非常大胆前卫,很有创新精神,我觉得对行业人士也很有启发意义啊!区总,您作为青年企业家,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传统家具与现代消费者需求的问题的?

    区锦泽:我们的企业一直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比如说,不同区域的消费者,考虑的会有所区别。北方的消费者来南方选购家具的时候,会更注重家具的伸缩问题,担心因为气候的变化或者干湿度的差异会不会导致红木家具出现开裂的现象。那么,我们对烘干这一工序就非常地重视,因为这道工序对于家具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消费群体的变化,我们也在不断地做一些相应调整,工艺上的要求越来越高,销售推广上引导消费者更深入地理解传统家具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和艺术价值,将我们的展厅进行空间升级,让消费者看到传统家具是如何与现代家居环境结合的。

    对于企业,我个人一直坚守一个观点,那就是用先进的管理做传统的企业。为什么我不是说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去做传统的企业呢?一些传统的手艺,我们需要保留。但是我们不能再是作坊式的生产,要引进标准化的生产间,避免了产品堆放凌乱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粉尘所带来的人员安全问题、消防问题的隐患。员工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很多。有些跟着企业一起成长起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对于工艺、技术很了解了,但是相对缺乏对外的了解,比如整体行业的发展方向、工艺细节的缺陷,那么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才能补足企业和自身所缺乏的东西。对于红木家具企业来说,并不是请几个手艺好的师傅就可以了,他们要明白公司的发展需求,才能做出正确的、好的东西来。

    主持人:我觉得区总讲得非常好,“先进的管理做传统的企业”,这也符合中国中庸的处世之道,不走极端,不偏不倚。关于传统和现代的问题,红木家具行业讨论的最多的应该就是“新中式”的话题了。葛总,您认为未来红木家具在产品风格上会偏向传统的仿古式家具风格还是会更偏向“新中式”风格的家具方向发展?企业产品创新的底线在哪里?

    葛洪亮: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色。可取的东西非常多,对于设计师来说发挥的空间很大。从新中式的产品设计者角度说,传统家具设计范式中有非常多的巧思值得借鉴和活用。但我觉得,目前市场上大都数的所谓“新中式”红木家具在还这些方面做得很不够,大属于中西家具设计元素的简单拼凑,缺乏底蕴和厚度。传统家具有经久不衰的活力,新中式家具永远也无法替代传统家具本身。

    我认为成功的“新中式”家具、成功的创新型家具,一定应该是在坚持传统家具精髓基础上改良后的“新中式”,我们九龙堂的“新明式”家具便是在明式家具基础上经过改良创新后更适应现代审美观念和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努力和尝试,而事实证明这种努力与尝试是成功的。因此,我对包括明式家具在内的传统家具未来的前景十分看好,好的传统家具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消费者。

    主持人:葛总的观点很尖锐啊,对传统家具的改良创新的问题见解非常独到。其实,不论是改良家具还是创新家具,其实都离不开材料,杨波先生,您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是材料越名贵、价格越高的红木家具就越有保值升值的价值?您对消费者关于红木家具的选购有哪些建议?

    杨波: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对。同样的材料得看工艺。材料再好的家具,工艺不好,将来的收藏价值会大打折扣。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都是明代的家具,一件小案子,可以拍到1150万。另一件东西是2米5的独板黄花梨大案,比前者的成本高出50倍,但几百年后只拍了500多万。这种落差就与工艺设计制作理念有关。同样的材料,工艺越好的,升值空间就越大。再比如,明代宫廷造办处的做工一流的榆木或核桃木家具,现在的价值也不菲,甚至可以与黄花梨家具相媲美。

    买红木家具与普通家具不一样的是,不能仅仅考虑它的实用价值,也要考虑它的传承、它的升值空间,所以要多挑,多选,多方比较和观摩中,才能对家具的韵味有更深的了解。在收藏的过程中,哪怕多花点钱,也要家具的工艺、款型,光是贪图便宜往往买不到好的东西。另外,企业的品牌和知名度等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主持人:看来我以后得向杨波先生多多学习,争取也买一张几十年后可以升值到一千万的小案子!(全场大笑)葛总,您对这方面的关于材料和家具的关系问题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

    葛洪亮:消费者选红木家具,还得归结到“型材艺韵”上去。值得强调的是家具艺术,也就是家具的款型、做工和流动于点线面体之间的艺术韵味。例如,紫光檀不适合做雕工精细的清式家具,而更适合做光素简约的明式家具,我们企业选择紫光檀作为主打材料、选择主做新明式家具,是材料特性和客户需求的双向选择和制约的结果。我认为对于企业来说,红木家具一定要坚持“型材艺韵”的标准,这是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客户喜欢红木家具,一般都是比较忠实的,且大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智的判断力,所以我们对待客户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真诚,客户可能刚入道的时候买家具不太在行,但不能代表他永远不懂。一旦客户成了行家,厂家反而轻松了,顾客就会帮厂家规范和维护市场的公正和公平竞争,使好企业更好,产品也更好。所以,我们不怕顾客懂得多。比如,我们九龙堂主要消费客户是60后、70后,80后、90后的客户比较少,而且我们的客户主要集中在明式家具发源地的江浙一带,我们的新明式家具消费者属于品味比较高、经济能力强、文化素质好的人群。

    主持人:好的,谢谢葛总!看来红木家具确实属于高端消费啊,消费者都有门槛,要“品味高、经济能力强、文化素质好”,确实不是光有钱就能玩的。说到品味和文化,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去过杨波先生的元亨利艺术馆,那里面可谓精品纷呈、价值连城。请问,杨波先生,您当初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打造出这样一个让人惊叹的文化艺术示范馆的?这种做法与您自己企业的定位以及传统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联系吗?

    杨波: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地处宋庄艺术区,我本人也喜欢写写画画,对艺术市场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加上这么多年收藏的经验,不管是从民间搜罗也好,还是从拍卖场上也好,希望建成的这个(艺术馆)会给大家一个引领的作用。我们尝试将它打造成一个非常具有家居氛围的空间,成为一个宾至如归的体验馆。单看老家具,视线就只落在一个点,但与其他艺术融合起来,视界就会更宽广一些。我自己就将书画跟老家具结合起来,展示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也在为这些家具选配一些看准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也是一种趋势。最近刷爆朋友的绘画公益活动就是这样一种潮流,说明了艺术的商业空间与发扬光大与艺术家自身的内功以及消费者的接受有直接关系。我也想将元亨利的地理优势、理念释放给大家。

    主持人:杨波先生在业内是有名的多面手,是企业家,也是书画家,是行业大佬,也是收藏达人,他把书画和老家具结合起来,确实是代表了未来的一种潮流趋势啊。刚刚杨总谈到从家具到家居的打造问题,我想请问邓总,未来是否会有这样的趋势,就是红木家具也会放下高昂的身段,去适应和迎合普通消费者的日常起居需求呢?

    邓雪松: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第一,中国传统家具的三大流派,京作、广作和苏作,对应的是不同的消费人。京作主要对应的是清代的统治阶层,我们可以看到,故宫里的整套陈设非常完整,是他们的生活体系的一部分。而苏作,是给文人士大夫用的,它与苏州的园林、书画,组成了一个生活体系。所以说,什么类型的家具,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重心,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清式京作家具里,最贵的是礼器,而文人家具中最贵的是书房雅器;广式家具对应的则是商人阶层,也就是市井文化中的高消费人群。红木家具到底要怎么发展,其实就是要找到“人群”。在红木家具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生产企业到购买者,都是比较盲目的,就像刚刚区总说的,最早时人们买红木,问:“这是红木吗?”“是。”“什么红木呢?”“酸枝。”“哦,买了。”生产者还是购买者的谈话到此为止,没法进行下去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大家对红木家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红木家具是红木做的家具上。我们都知道,在行业发展的早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同质化,家具呈现“千人一面”的风格,这家的家具搬到另一家店里摆,一点也不矛盾,会很“和谐”。

    为什么会有同质化的产品,因为有同质化的消费人群,说明消费群体是盲目的。举个例子,服装行业分化地非常之细,不同的服装对应不同的工作类型、不同的生活用途,有休闲的、商务的、有半休闲半商务的,有针对不同的年龄群的产品。但没有一个品牌能说自己会覆盖各个阶层。再往四五十年前看,那时的服装万人一面,没有风格化,可以看到那时对个性的压抑与当今个性的彰显。红木行业为什么会有变化?实际上这是在找出路。红木企业会结合自身需求去找变化。而未来的红木家具企业一定要考虑到家居,提供什么样的家居、什么样的陈设,针对什么样的人群,企业要很清楚自己的消费人群,明白了这一点,产品才能做明白。你对产品做了选择后,才可能对整个配设做选择,这些都清楚了之后,才能锁定与之对应的人群。

    如果不清楚消费群体,产品就是盲目的。80、90后与50、60、70后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更多地强调自我,他们的选择更多地是还原自我。企业从当初的一哄而上,发展到现在,也是在寻找自我。品牌为谁服务,做什么样的产品,会越来越清晰。不清楚自己的发展目标,没有明确的客户群体,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能还原一个个鲜活的客户生命,这样的企业一定会消失。未来的企业模式,一定是将家具与家居相结合。家具如果没有与家居结合,那么它就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生活装饰;只有当家具与家居结合,它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是使人融入其中的、与人不可分割的。这就是我认为的未来行业的一种趋势。

    主持人:邓总的观点很有反思精神啊,对千人一面的同质化问题切中的当下红木家具行业的要害问题。刚才杨总说的家具和家居结合的问题,邓总说的未来企业模式问题,其实都是在考虑行业的“转型”、“改变”和“发展”的问题,我记得王总在前面也谈到他的企业谋划要推出颠覆性的“混血家具”的计划,请问王总,是什么触发您产生这种变革产品风格的想法的?

    王良达: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意大利华人,他看到我们企业制作的传统家具感觉很震撼,可是他也觉得很遗憾,说我们花费这么大的代价,付出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怎么卖出这么廉价的价格。因为在意大利的家具不可能花这么多的工时,用这么好的材料,他感觉很惊讶。在意大利一张用核桃木制作的椅子可以卖到二十多万,他们用的材料并不名贵甚至很普通,但其产品有品牌、有文化和艺术的含量,而相比之下,中国红木家具的品牌含量和附加值要远远低于他们。他们的产品成本可能只要两万块,成品却可以买十万块;而我们可能成本八万块,成品也只能卖十万块。当时,这对我的触动也很大,为什么他们那么简约的家具就能卖出那么高的价格?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家具进行中西元素的结合,在东方美学的基础上加入西方家具的设计元素制作出新的“混血家具”,并进行品牌包装,我相信我们企业的家具完全可以接到来自国外的订单,我们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的产品一定能响应中央“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的精神,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主持人:好一个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感谢王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红木家具未来的美好图景。最后还是回到我们今天主题,请杨波先生最后给我们现场观众一个比较明确的答复,“红木还能那样红吗?”

    现场激辩
    现场激辩

    杨波:在我看来,红木家具一直比较“红火”,“红”基本是一种常态。很多人说突然一下市场不好了,其实整个经济形势都不太好,并不只是一个行业的不景气。在这种形势下,注重自身企业的内部管理,产品的品质,就会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走红”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很多人提产业的转型,其实就是企业的定位要准确,产品风格与市场的结合要紧密,所谓的“转型”,就是“量体裁衣”,我们企业的重心,从黄花梨家具,到红酸枝家具,再转到2014年的白酸枝,是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名贵材料的价格上涨,一部分消费者承受不起,那么我们就需要在产品选材和设计上跟市场对接,这样就不至于造成客户的流失。只要适应好市场,“转型”就是成功了,“红木就还能那样红”!

    主持人:好的,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最后,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来总结对行业的趋势的预见和憧憬吧!

    杨波:越来越好——这也是一个新名词。希望行业整体越来越好。

    邓雪松:红木行业不能只靠材料来“红火”,也不能靠炒作来“红火”,而是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身体力行去推动,行业才能持久的红红火火!

    王良达:希望不管是传统家具也好,新中式也好,都能够遍地开花,做好做稳,走向世界市场。

    区锦泽:希望传统家具延续下去,代代传承。

    葛洪亮: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将红木材尽其用,创造更好的家具产品。

    来源:新浪家居

    本文地址:https://news.chinabm.cn/2017/1111429730.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建材网